天津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天津大学

[切换城市]
天津站> 天津教育> 天津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信息

天津工业大学

英文名: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简称:“天工大”,“TJPU” 所在地:天津 院校代码:10058 类型:理科类/文科类/工科类/理工类/考研院校

卓越计划
  • 天津工业大学师资怎么样, 天津工业大学师资好不好

天工大体育场截至2013年,学校有教职工人数 2700 余人,专任教师1600余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700余名,特聘两院院士和国外兼职教授50余人,硕士生导师 700 余人,博士生导师 50 余人,还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院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高层次人才60余名。 院士---王静康,顾问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国良,荣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 王亮
  • 王亮 姓 名:王 亮????????????专 业:环境工程 学 历:博?士????????????职 称:副教授、硕导 所 属:天津工业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系 联系电话:13821359016 电子邮件:mashi7822@163.com?教育经历: 1997-2001???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士 2001-2003???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硕士 2003-2006???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博士 ? ??? 研究工作经历: 2009.06至今??????天津工业大学环化学院环境工程系?????系主任,党支部书记 2009.01至今??????天津工业大学环化学院环境工程系?????副教授,硕导 2006.03-2008.12???天津工业大学材化学院环境工程系?????讲师 ?发表文章: 1.??王亮,?张朝晖,?张宏伟,?孙凯,?张秀涛.?基于MBR出水的纳滤预处理技术优化分析.?环境工程学报, 2011, 5(6): 1241-1245;2.??Qin Yang,?Liang Wang, Hongwei Zhang. Study on Pressure-sensitivity of PU/PVDF Blend Hollow Fiber Membrane Filtration, 2010 2nd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ESIAT 2010), 2010: 580-583(EI:?20104213312710); 3.??Yueqi Zhu,?Liang?Wang, Hongwei Zhang. Study on Fouling Resistance by Nanosized TiO2?Modified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Catalyzed Ozonation, 2010 2nd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ESIAT 2010), 2010: 627-630(EI: 20104213312737); 4.??Liang?Wang, Yueqi Zhu, Hongwei Zhang, Zhaohui Zhang, Lin Yang. Study on Control of Membrane Fouling by Different Forms of Coagulation Pretreatment,?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CBBE 2010), 2010 (EI:?20103613207015);5.??邢锴,?张宏伟,?沙之杰,?牛志广,?李莹,?王亮. Distribution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in Pilot-Scale Membrane Bioreactor,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天津大学学报(英文版), 2010,16(2):147-150;6.??Liang?Wang, Xiutao Zhang. Application of GIS in Water Pollutant Capacity Total Contral, the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ISE 2009),2009:1991-1994 (EI: 20102212964534);7.??王亮,?孙凯,?张宏伟等.?平板膜MBR中自生二次膜的研究.?中国给水排水, 2009, 25(21): 59-64;8.??Liang?Wang, Yueqi Zhu, Study on Coagulation-Microfiltration Combination Process for Treating Luan River Water,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ICEET 2009),2009: 767-770 (EI: 20101212792915);9.??张秀涛,?孙凯,?王亮.?纳滤膜污染机理与控制手段研究.?城市发展研究, 2009增刊: 478-480;10.??????????????邢锴,?张宏伟,?龙树勇,?孙凯,?王亮. MBR中中空纤维膜和板式膜不同的膜污染机理.?天津大学学报, 2009, (11): 1028-1033;11.??????????????翟春健,?张宏伟,?王亮.?工业生产函数法用于城市工业用水量预测的研究.?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9, 28(5): 79-81;12.??????????????Yun Wu, Hongwei Zhang, Jie Wang,?Liang?Wang?.The study on optimized the Clarification Membrane filtration process of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ICEET 2009) (EI: 20101212792909);13.??????????????赵军;?张海丰;?王亮.?微生物代谢产物对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的影响.?化工进展, 2009, (8): 1473-1477;14.??????????????杨林,?王亮,?张宏伟等.?混凝—微滤膜工艺处理滦河水试验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9, 1: 557-562;15.??????????????张海丰,?孙宝盛,?王亮等.?贫营养条件下膜生物反应器污泥混合液可滤性分析.?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4): 113-117;16.??????????????邢锴,?张宏伟,?龙树勇,?孙凯,?王亮.?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特性的研究.?中国给水排水, 2009, (3):32-36;17.??????????????赵胜跃,?骆碧君,?王亮.?天津某产业区水资源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研究.?中国给水排水, 2009, (3): 99-101;18.??????????????岳琳,?张宏伟,?汪震,?王亮.?基于变态相似理论的供水管网试验模型研究.?中国给水排水, 2009, (1): 45-48;19.??????????????Liang?Wang, Hongwei Zhang, Lin Yue, Zhaohui Zhang. catena-Poly[[[tetraquazinc(II)]-μ-2,5-dihydroxybenzene-1, 4-diacetato-k2O1:O4] dihydrate].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 Structure Reports Online,2008,E64(11):1505?(SCI:000261302200021??378DU); 20.??????????????Zhaohui Zhang, Lin Shao,?Liang?Wang.?Removal of Trihalomethane Formation potential by Ozone-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Process. The 12th Asian Pacific Confederatio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Congress, 2008, 08 (ISTP); 21.??????????????李霞,?李国金,?赵新华,?王亮.?供水管网的多水质组分预测建模研究.?中国给水排水, 2008, (11): 57-59; 22.??????????????张朝晖,?邵林,?王亮,?吕锡武.?炭池生物量在反冲洗前后的变化规律.?环境工程, 2008, (3): 42-44;23.??????????????王亮,?张宏伟,?岳琳,?刘星. PSO-BP模型在城市用水量短期预测中的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7, 27(9): 165-170 (EI: 074310889240);24.??????????????岳琳,?张宏伟,?王亮.?粒子群优化算法在城市需水量预测中的应用.?天津大学学报, 2007, 40(6): 742-746 (EI: 073210754713);25.??????????????王亮,?冯涛,?陈姗姗,?姚水良.?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有机废水试验研究.?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9(S1): 226-228;26.??????????????王亮,?汪震,?岳琳.?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城市日用水量预测模型.?中国给水排水, 2007, 23(7): 89-93;27.??????????????王亮,?冯涛,?姚水良.?等离子体协同金属氧化物催化氧化苯的研究.?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7, 14(1): 28-32;28.??????????????张宏伟,?岳琳,?王亮.?基于径向基函数的城市日用水量预测方法.?天津大学学报, 2006, 39(4): 486-489 (EI: 06269966594);29.??????????????张宏伟,?王亮,?连鹏.?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时间预测模型研究.?中国给水排水, 2006, 22(5): 52-55;30.??????????????王亮,?张宏伟,?岳琳.?基于水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的行业总量优化分配模型研究.?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8(1): 1-5;31.??????????????王亮,?张宏伟,?牛志广.?支持向量机在城市用水量短期预测中的应用.?天津大学学报, 2005, 38(11): 1021-1025 (EI: 06099732855);32.??????????????王亮,?张宏伟,?李霞.?改性硅藻土-生物滤池处理中小城镇污水.?中国给水排水, 2005, 21(11): 89-90;33.??????????????张建军,?赵新华,?李国金,?王亮,?廖静.?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分析模型及其应用研究.?安徽农业科学, 2005, (11): 2112-2114;34.??????????????王亮,?张宏伟. GIS在水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中的应用.?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2005: 262-265;35.??????????????王亮,?乔寿锁.?射流曝气技术及装置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发展现状.?中国环保产业, 2005, (2): 28-29;36.??????????????张宏伟,?岳琳,?王亮.?城市污水排放量预测的研究.?中国给水排水, 2005, 21(9): 40-42;37.??????????????张宏伟,?王亮.?污水资源化问题分析与对策.?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 16(4): 74-75;38.??????????????张宏伟,?王亮.?改善生态环境规划的战略环境评价.?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 16: 60-62.?出版著作: 1.??张宏伟,?张雪花,?王亮等.?绿色大学建设理论与实践.?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1;2.??林荣忱,?乔寿锁,?王亮等.?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6; 3.??张宏伟,?牛志广,?王亮等. Lingo 8.0?及其在环境系统优化中的应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 ?专利: 1.??并联式A2O-MBR反硝化聚磷脱氮除磷方法,?申请号CN201110009001.9,?王亮,?张明虎,?张宏伟,?吴晓娜;2.??中部多处集水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公开号CN201276455,?邢锴,?张宏伟,?龙树勇,?杜启云,?孙凯,?王亮; 3.??聚偏氟乙烯/液晶共混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01596419,?张宇峰,?刘佳,?武长城,?张宏伟,?王亮,?田林; 4.??一种溶致液晶共混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02008903A,?张宇峰,?刘佳,?武长城,?王亮,张宏伟; ?在研项目: 1.??2012.01-2016.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饮用水净化的膜组合工艺优化调控原理”(51138008),290万,子课题负责人; 2.??2012.01-2014.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利用压力响应膜的变孔特性减轻MBR膜污染的机理研究”(51108315),26万,项目负责人; 3.??2011.04-2014.03: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型膜法饮用水优质高效处理工艺技术研究”(11ZCGYSF01500),75万,项目负责人; 4.??2009.07-2012.0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污水库高含盐难降解底泥沥出液处理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2009BAC60B02),381万,子课题负责人; 5.??2008.10-2012.06?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生态校园水资源综合利用成套技术示范工程”(08FDZDSF03200),500万,子课题负责人; 6.??2008.01-2012.06: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及水质安全保障技术开发与工程示范”(2008ZX07314-003),160万,子课题负责人; ?已完成项目: 1.??2009.12-2011.11?天津市经委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项目“生态校园膜法再生水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30万,项目负责人; 2.??2008.01-2009.1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膜技术应用于污水资源化安全保障的基础研究”(2008CB417202),37万,子课题负责人; 3.??2007.03~2009.08:国家环保总局“十一五”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项目“小城镇水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BAT)导则”,30万,子课题负责人; 4.??2006.10~2009.08: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多水源开发与循环利用成套技术示范工程”(06FZZDSH00900),160万,子课题负责人; 5.??2008.07~2009.04:中新天津生态城污水库污水处理工艺研究,横向课题,30万,子课题负责人; 6.??2007.04~2007.10:天津天保市政有限公司横向课题“《天津临空产业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实施方案”,10万,项目负责人; 7.??2007.09~2008.03:天津天保市政有限公司横向课题“天津临空产业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调规修订)”,20万,项目负责人; 8.??2007.04~2007.10:天津大学横向课题“膜生物反应器用于雨水、杂排水混合处理工艺的研究”,2万,项目负责人; 9.??2005.08~2007.12:天津市社会发展科技项目(05YFSYSF032)“生态校园建设标准、模式及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研究”,30万,子课题负责人; 10.??????????????2007.07~2007.12:天津市电力科技发展公司横向课题“陈塘热电有限公司三期化学项目调整及现场试验”,6.3万,第二完成人; 11.??????????????2006.08~2007.07:天津天保市政有限公司横向课题“天津临空产业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48.7万,第二完成人; 12.??????????????2006.05~2008.04: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060502)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1万,项目负责人; 13.??????????????2005.03~2005.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8108)?“城市供水管网漏损及优化维护的研究”,30万,第四完成人; 14.??????????????2005.01~2005.12: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子课题“中国环境保护产品分类与命名标准”,主要研究人员; 15.??????????????2004.09~2005.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8062)“城市供水系统运行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人员; 16.??????????????2003.08~2005.07: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033112111)“天津市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技术与方法研究”,主要研究人员; 17.??????????????2003.08~2005.07:天津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05yfjmjc10300)“天津市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与容量总量分配方法研究”,主要研究人员; 18.??????????????2003.07~2005.07:2002年天津市环保专项资金项目“天津市水环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研究人员; 19.??????????????2004.06~2004.10:天津市国土与规划局横向课题“天津市水资源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主要研究人员; 20.??????????????2002.07~2003.05: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013112011)“天津市碧水工程研究”,主要研究人员; 21.??????????????2004.12~2005.12: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横向课题“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软件”,主要研究人员; 22.??????????????2002.07~2003.04:天津市环保局横向课题“天津市碧水工程实施方案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研究人员; 23.??????????????2001.04~2002.06:天津市自来水公司横向课题“天津市自来水公司热线服务管理系统”,主要研究人员; ?教改项目: 1.??2010.01-2011.12:天津工业大学2009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膜技术应用为特色的环境工程本科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研究”(09-2-06),项目负责人; 2.??2011.01-2012.12: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膜技术应用为特色的环境工程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项目负责人; ?主讲课程: 1.??水污染控制工程 2.??环境工程专业英语 3.??环境管理概论 ?研究领域:1.??膜法水处理技术 2.??小城镇及农村水污染防治理论与技术 3.??生态校园、生态小区系统规划与技术开发 4.??雨水利用与生态修复 ?
  • 张永刚
  • 张永刚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副院长联系电话: 022-83955115E-mail:?zhangdm0905@163.com?学术兼职n??????天津市131创新人才 n??????教育部专家库?专家 n??????天津市国际招投标委员会?专家 n??????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审稿人 主讲课程n??????本科生:环境工程原理、清洁生产、工业废水处理 n??????研究生:环境工程材料、环境化学 主要研究方向n??????高盐、高COD、高色度废水处理技术及水处理药剂 n??????无机膜及炭分离膜科学与工程基础 n??????环境净化、修复、替代材料 n??????工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 n??????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 获奖情况n??????教育部科技成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间相炭微球的研制”(成果登记号:360-04-20320364) 主持项目情况(近三年)n????????2010-2012?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炭膜与三维电极耦合净化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及机理研究 n????????2010-2011横向项目:四溴双酚A废水处理及氯苯资源化回收 n????????2007-2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间相炭微球表面低温催化热处理的研究 n????????2009-2010横向项目:浓卤水制备无水氯化镁的微波萃取工艺研究 n????????2008-2009滨海新区科技特派员科技专项:盐场卤粉制备无水氯化镁的研究 n????????2006-2007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间相沥青基管式炭膜的制备 发明专利1.张永刚,?一种酸洗废液制备磁性Fe3O4纳米粉体的方法, ZL2012100468612.张永刚,李娟,?一种从母液或废水中回收氯苯的工艺, ZL201210046495.23.张永刚,李娟,刘立平,?一种四溴双酚A生产废水的治理工艺, ZL201210046494.84.张永刚,卢明超,?中间相炭微球基管式炭膜及其制备方法, ZL200710058369.85.张永刚,李娟,夏虹,?一种用于难生物降解废水治理的膜电耦合处理装置 6.张永刚,刘利杰,?一种石油焦基管式炭膜孔结构的调节方法 7.张永刚,王成扬.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核壳型炭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8.张永刚,王成扬.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石墨负极材料氧化成膜改性方法 9.张永刚,王成扬.表面石墨化的中间相炭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近期科研论文2012年1.?????????陈立群(研究生),张永刚。MnO2催化Fenton试剂降解苯酚废水的实验研究。环境工程学报,20122.?????????李娟(研究生),张永刚。大孔树脂脱除四溴双酚A废水中氯苯的工艺研究。工业水处理,20122011年3.?????????刘建超(研究生),张永刚。盐场卤水氧化-吸附联合脱色工艺的研究。离子交换与吸附,2011,27(4): 359-367 4.?????????刘建超(研究生),张永刚。氢氧化锆脱除卤水中有机物的吸附性能研究。化工学报,2011 5.?????????ZHANG Yonggang, HU Wei(研究生), WANG Chengyang, LIU Xiujun。Mechanism study of Mesocarbon Microbead with Heat treatment at low temperature in presence of CoCl2·6H2O,?新型炭材料,2011 6.?????????夏虹(本科生),李娟(本科生),张永刚。电化学氧化-内电解耦合预处理高浓度制药废水。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1,30(1): 55-57 2010年7.?????????ZhANG yonggang, LU mingchao(研究生)。Effect of impregnating treatment on membrane pore structure of Tube Carbon Membrane。新型炭材料(EI Compendex:20110613656356)。2010,?25(06)?475-4788.?????????张永刚,王成扬,闫裴。石墨微粒的表面化学沉积包覆。新型炭材料(SCI:619HU, EI Compendex:20102813077239)。2010,25(3):211-217.9.?????????刘建超(研究生),张永刚。浸没式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及防治对策。膜科学与技术。2010, 30 (4):84-8710.?????刘利杰(研究生),张永刚。管式炭膜孔结构及强度控制。材料导报。2010,24(3):42-4511.?????赵建伟(研究生),张永刚,李洪英。炭膜与三维电极耦合处理高含盐染色废水的研究。水处理技术。2010,36(7):104-10712.?????焦娜(研究生),张永刚。胞外聚合物及其对膜污染影响的研究进展。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0,29(3): 24-2813.?????Jiao Na(研究生),?Zhang Yonggang. The Effect of Humic Acid on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Fouling。ICECS2010-12-7 2010 3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and Computer Science。October 17-19,2010,Kunming,China, Volume4,241-2462009年14.?????张永刚,卢明超(研究生),管式炭膜制备工艺对膜孔结构的影响,功能材料(?EI Compendex 20093812326610),2009,40(8): 1365-13672008年15.??????胡伟(研究生),张永刚,王成扬,刘秀军,中间相炭微球热处理用作锂电池负极材料,材料导报,2008,22(5):19-21,25.16.?????张永刚,王成扬,闫裴,锂在包覆修饰废人造石墨中的扩散过程研究,电源技术,2008,32(11): 739-741.17.?????张永刚,包覆修饰石墨不可逆容量及嵌锂电化学分析,材料导报,2008,22(7):117-119.18.?????张永刚,高亚男(本科生),钢铁酸洗废液中Fe3+和Fe2+的测定,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8,27(4): 39-40.2007年19.?????张永刚,王成扬,闫裴,?石墨电极废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电源技术, 2007,31(8):601-604.20.?????张永刚,王成扬,闫裴,刘秀军,?锂离子电池用中间相炭微球的低温表面修饰,?材料研究学报(EI Compendex073910834336), 2007,21(4):404-408.21.?????张永刚,王成扬,闫裴,?废人造石墨用作锂电池负极的表面氧化成膜改性,?无机材料学报(SCI:202UG,EI Compendex 073710810778), 2007, 22(4): 622-62622.?????卢明超(研究生),张永刚,?炭膜制备及其孔结构调控,?材料导报, 2007,21(3):101-103,10723.?????张永刚,王成扬,闫裴,?低温CoCl2催化热处理中间相炭微球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新型炭材料(SCI:156GM), 2007,22(1):35-3924.??张永刚,闫裴,?透气防毒服用活性微球炭孔结构及其吸附性能,?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7,26(1):1-4 主持完成教改项目情况n????????2007-2009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重点课题:加快滨海新区建设中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模式的研究 n????????2006-2009校级课题:强化工程技术培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环境专业毕业设计教改的研究
  • 张环
  • 张环 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n????????1999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系; n????????2002年获天津科技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工学硕士学位; n????????2006年获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理学博士学位; n????????2002年至今进入天津工业大学任教,目前为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专职教师; n????????2010年5月,进入天津开发区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n????????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在环境修复中应用:纳米金属及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该材料对于环境中多种污染物如挥发性卤代物、硝酸盐及重金属等的去除机制及处理技术研究。 n????????新型膜材料用于水污染的控制:膜分离材料的改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膜分离与其它物化方法的组合技术用于工业废水、再生水的处理研究。 n????????吸附分离材料制备及在环境工程中应用:新型纤维状材料的功能化及吸附分离性能研究,吸附材料在环境样品分析监测及污染物去除方面的应用研究。 联系方式联系电话:?13602177081Email:?yuhuan272@gmail.com学术兼职中国化学会会员,Applied Clay?Science,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审稿人 ?主讲课程n????????本科生课程:环境微生物基础、水污染控制工程、工业噪声控制、环境工程综合实验、课程设计 n????????研究生课程:现代环境生物技术 科研情况[1]????主持在研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100519)“自组装金属配位聚合物催化膜制备及对亚硝基胺的降解转化”,2010.12~2013.12[2]????主持在研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基于层层组装技术的纳米双金属/中空纤维催化分离膜制备及降解水中亚硝基胺的性能研究”,2010.12-2013.12,(20100480653) [3]????主持在研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项目“荷电纳滤膜物化特性对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去除效能及膜污染的影响”,2010.9-2012.9[4]????主持完成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项目“海绵铁催化内电解-MBR耦合工艺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2008039),2008.10-20101.10 [5]????主持完成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天津市工业区雨水径流污染特征研究”?2009.12-2010.11 [6]????主持完成教育部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抗生物污染型聚偏氟乙烯分离膜改性研究”?2006.3-2007.12 [7]?????第二参加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子印迹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对手性分子吸附与拆分性能的智能化调控”的研究(21074091)2011.1-201.12 [8]????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乳化炭载纳米铁原位修复地下水中有机氯代烃的研究”20477019,2005.1-2007.12 [9]????参加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辐射接枝法制备高性能低压荷电中空纤维纳滤膜研究”,(09JCZDJC23200),2009.1-2011.12[10]?参加完成973前期研究专项“膜技术应用于污水资源化安全保障的基础研究”。(2008CB417202),2008.3-2010.1[11]?参加完成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纳滤膜的无机和生物污染机理的研究”?(043612611),2004.10-2006.10 获奖情况纺织品清洁染整加工技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0,吴赞敏、秦丹红、吕彤、岳莹、张环。发表论文[1]????Huan ZHANG, Zhaohui JIN, ZhengYing XUE, Tielong LI, Structure and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of Supported nano Cu/Fe Bimetal, International?Workshop?on?Environment,?Construction?and?Transportation (WECT2010), June 26-28, Wuhan, P.R. China, 2010 (EI),Accession number:20103513202136[2]????Huan ZHANG, Jun-Fu WEI, Xiao-lei WANG, Hai-Jing LI, Jing DONG. Preparation of anion ion exchange fiber based on polyacrylonitrile (PAN) and adsorption property for fluoride and iodide. 2010 International Forum on Biomedical Textile Materials, May 28-29, Shanghai, P.R. China, 2010 (ISTP)?(IDS: BQX64) [3]????Huan ZHANG,?Jun-Fu WEI, Haitao WANG, Lijuan MU.?Anion Ion Exchange Fiber based on Polyacrylonitrile (PAN) Matrixes and Its Selective Adsorption For Heavy Metal Ions. Advanced material research 2010, 129-131:430-434(EI:20110113545015)[4]????张环,金朝晖,李铁龙.?醇/水体系负载型纳米Cu/Fe二元合金的合成、改性及其还原三氯乙烯的性能,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28(12):2234-2238(SCI:245RL) [5]????张环,赵义平,陈莉,王岩.?凝胶化改性尼龙-6渔网的防生物附着性能研究.海洋环境科学,2007,26(2):167-171[6]????Huan Zhang, Zhaohui Jin, Lu Han, Zongming Xiu, Chenghua Qin. Dechlorination of trichloroethylene in solution over supported nano zero valent Fe and Cu/Fe bimetal on exfoliated graphite.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2006,25 (suppl.):132~134[7]????Huan Zhang, Zhaohui Jin. Synthesis of 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 supported on exfoliated graphite for removal of nitrate. Trans??Nonferrous??Met??Soc?,China2006,16: (special 1 Part A):s345-s349(SCI:055IB) [8]????张环,金朝晖,韩璐,修宗明,高思.?负载型纳米铁的制备及化学反硝化去处硝酸盐氮的研究.?中国给水排水,2006,22(15):83-87[9]????张环,杨喻,.?两性聚丙烯酰胺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研究.?化工环保,2006,26(1):63-66[10]?张环,陈克宁.?应用纳米TiO2整理剂制备抗菌织物的工艺及织物抗菌性能研究.?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5,24(6):40-42[11]?Wei Wang, Zhao-hui Jin,Tie-long Li,?Huan Zhang. Preparation of spherical iron nanoclusters in ethanol-water solution for nitrate removal,Chemosphere 2006,.65 ,1396-1404(SCI:112IK) [12]?Yi-Ping Zhao, Li Chen,?Huan Zhang, Guo-Bu Zhao. Novel Fishnet Fibers with the Anti-adhesion of Seaweeds Obtained by UV-irradiation Technique.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7,103(2):?1252-1256(SCI:111QK) [13]?Yiping Zhao, Li Chen,?Huan Zhang, Xianglin Qiu, Guobu Zhao, Bo Zhang.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novel fishnet fibers with inhibitory effects on the adhesion of seaweeds, J Mater Sci , 2007, 42:8287–8291(SCI:193UZ) [14]?郑莹雪,张环,陈铎.?荷电中空纤维膜对肝素钠的分离特性,化工进展,2011,30(9):1894-1899?
  • 王暄
  • 王暄 王暄:女(1975—),副研究员。Email:xuanwang@tjpu.edu.cn,?wangxuan0116@163.comTel:13642012887???????? ? ? 教育背景: 1994-1998??天津大学建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攻读学士学位 1998-2001??天津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2002-2005??天津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 ?(1)?????????水污染生物控制理论与技术 (2)?????????膜污染过程及控制理论与技术 (3)?????????生物脱氮除磷 ?承担及主要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4)?????????中石化总公司合作项目:生物增效在石化废水中关键应用技术研究,负责人。 (5)?????????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高级氧化膜集成技术深度处理难降解废水研究,负责人。 (6)?????????天津工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好氧颗粒污泥生物脱氮新技术研究,负责人。 (7)?????????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好氧颗粒污泥同步脱氮研究,负责人。 (8)?????????天津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中空纤维膜成膜机理与性能优化研究,主要参与。 (9)?????????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生物相容性聚醚砜中空纤维血液透析膜研究,主要参与。 (10)??????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子课题:膜法饮用水处理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主要参与。 (11)??????国家“863”项目:工业循环冷却水膜集成净化处理技术,主要参与。 (12)??????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膜蒸馏海水淡化技术研究,主要参与。 (13)??????国家“973”项目子课题:面向应用过程的膜材料设计与制备基础研究,主要参与。 ?相关论文情况: (1)?????????X Wang, B Zhang, ZQ Shen, et al.?The EPS characteristics of sludge in an aerobic granule membrane bioreactor.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0,101(21):8046-50.?(SCI) (2)?????????Wang Jingfeng, Wang Xuan, Zhao Zuguo, et al.?Organics and nitrogen removal and sludge stability in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membrane bioreactor.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08,79:679-685.?(SCI) (3)?????????王暄,季民,王景峰,等.?厌氧-好氧循环条件下厌氧磷吸收现象研究.?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9(2):214-218.?(EI) (4)?????????Wang Xuan, Ji Min, Wang Jingfen, et al.?Anaerobic uptake of phosphate in anaerobic-aerobic granular sludge SBR.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53(9):63-70.?(SCI) (5)?????????王暄,季民,王景峰,等.?厌氧-好氧周期循环条件下厌氧快速吸收有机物的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24(2):322-327.(6)?????????王暄,季民,王景峰,等.?好氧颗粒污泥胞外聚合物提取方法研究.?中国给水排水. 2005,21(8):91-93.(7)?????????王暄,王景峰,季民,等.?厌氧-好氧SBR中聚糖菌颗粒污泥有机物吸收及胞内储存特性.中国环境科学.2005,25(5):597-601.?(EI) (8)?????????王暄,季民,杨造燕,等.?厌氧/好氧周期循环下污泥颗粒化过程.?中国给水排水.2004,20(12):12-16.?(获得该年度《中国给水排水》金州优秀论文二等奖) (9)?????????王景峰,王暄,季民,等.?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污泥性状研究.?环境科学.2007,28(5):1033-1038.?(EI) (10)??????王景峰,王暄,季民,等.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脱氮特性.环境科学.2007, 28(3):528-533.?(EI) (11)??????王景峰,王暄,季民,等.?聚糖菌颗粒污泥基于胞内储存物质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环境科学,2006,27(3):473-477.?(EI) (12)??????王景峰,王暄,季民,等.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中国环境科学,2006,26(4):486-490.(EI) (13)??????王景峰,?王暄,季民,等.A/OSBR中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的富集.中国给水排水,2006,22(17):100-104.(14)??????杨帆,王暄,韩宏大,等.?混凝-微滤膜组合工艺饮用水处理中试研究.?中国给水排水.2007,23(23):75-78.(15)??????李娜,王暄,吕晓龙.?膜法处理难降解石化废水的预处理工艺研究.化工环保,2008,28(5):427-430.(16)??????杨帆,王暄,吕晓龙.?混凝—微滤饮用水处理中试装置运行优化研究.?膜科学与技术, 2009,29(1):73-77.(17)??????李晨光,王暄.?碳源利用方式对好氧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工业水处理, 2009,29(12):66-69. ?
  • 武春瑞
  • 武春瑞 姓????名:??武春瑞 电????话:??+86?13682173017电子信箱:??wuchunrui79@yahoo.com.cn ? ? 教育背景1997.09 –?2001.07???河北工业大学???高分子化工专业?????本??科 2001.09?– 2006.09???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博??士(导师:蹇锡高教授) 工作经历2006.10至今??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工作,所长助理,副研究员; 曾任第六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2008)?副秘书长。 主要从事膜材料与膜过程研究,特别专注于膜蒸馏过程用高性能疏水膜、膜蒸馏过程热质传递机理、及相关废水处理过程的应用探索研究。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Desalination,?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的审稿人。 科研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两相流原理的膜蒸馏过程鼓气强化方法与机理研究”,项目号:21106100,2012.1-2014.12,26万,主持人 ????????[2]?????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废水处理用表面仿生微纳米结构超疏水微孔膜的研制”,项目号:11JCYBJC04700,2011.04-2014.03。主持人 ????????[3]?????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PVDF超疏水中空纤维复合膜的研制、表征及膜蒸馏性能研究”?项目号:20080507,2008.12-2011.12。主持人 ????????[4]?????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基于两相流原理的膜蒸馏过程鼓气强化方法与机理研究”2010.7 - 2012.6。主持人 ????????[5]?????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委托项目?“膜蒸馏系统反应器” 2007年。主持人 ????????[6]?????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无级多效膜蒸馏过程研究”?项目号:21176188,第二承担者 ????????[7]?????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市重点基金)“废水浓缩减排与淡化再利用技术研究”项目号:09JCZDJC26300,2009.1-2011.12。在研,第二承担者 ????????[8]?????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工业循环冷却水膜集成净化处理技术”项目号:2008AA06Z303,2008.6-2010.12。第二完成人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中空纤维支撑液膜过程稳定性及传质强化的研究”项目号:20706003,2008.1-2010.12。第二完成人 ??????[10]???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膜蒸馏海水淡化技术研究”,项目号:2006BAB03A06,2007.1-2010.12。子课题,第二完成人 ??????[11]???天津市科技攻关重大项目,中空纤维膜成膜机理与性能优化研究,项目号:05YFGDGX10000-1,第二完成人 ??????[12]???天津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高生物相容性聚醚砜中空纤维血液透析膜研究,项目号:05YFJMJC12000,第二完成人 ?论文发表 ?C. Wu, S. Zhang, D. Yang, J. Wei, C. Yan,?X. Jian.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of a novel thermal stable composite membrane.?J. Membr. Sci.?2006, 279: 238-245.?(SCI: 056FD)
  • 包景岭
  • 包景岭 包景岭天津市环境保护局??总工程师 国家环境保护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毕业院校:?天津大学 技术职称与学位:正高级工程师、大学 主要研究领域:环境科学、环境规划、恶臭污染控制、环境标准、环境管理社会及学术团体兼职: 1.?????????国务院特贴专家 2.?????????全国人大代表 3.?????????天津市政府参事 4.?????????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 5.?????????天津市委会副主委 6.?????????中国环境学会大气分会常务理事 7.?????????天津市规划委规划设计委员会委员 8.?????????天津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委员会主任 9.?????????天津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经历: 2004.3-2010.5: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博导 期间兼任: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执行站长 2004.3至今:兼任国家环境保护恶臭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0.6-至今:天津市环境保护局总工程师近五年主要科研项目: (1)主持项目 ①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滨海新区区域开发的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方案及示范工程研究,2005.5。 ②天津市环境保护局项目,天津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2005.6。 ③天津市规划局项目,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环境影响评价,2005.6。 ④国家统计局项目,津市环境污染损失调查及绿色GDP核算研究,2006.12。 ⑤天津市环境保护专项项目,中新生态城指标体系研究,2008.2。 ⑥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循环经济型企业示范工程研究(05YFSYSYSF01000 ),2008.3。 ⑦天津市环境保护局项目,天津市滨海新区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研究,2008.5。 ⑧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海湾天津海域海水淡化环境影响分析、评估及总量控制研究(07ZCGYSH01700)2007.4-2009.9。 ⑨国家环境保护部项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GB14554-93),2009.7-2011.7。 ⑩国家环境保护部项目,恶臭污染源解析技术及预警系统,2009.9-2012.9。 (2)作为主要承担者参加项目 ①国家863重大项目,典型海岸带河口生态系统重建技术与示范,2005.12。 ②天津市人民政府项目,天津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2007.12。 ③空港管委会项目,空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 ④天津市环境保护局项目,天津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及专项规划,2009.8—2011.12。主要成果: 科技奖励: (1)大港区区域发展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保护规划,2000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渤海天津碧海行动计划,2001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3)滨海新区区域开发的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方案及示范工程研究,2005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4)渤海湾天津海域海水淡化环境影响分析、评估及总量控制研究,2010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5)《天津北疆发电厂新建项目一期2×1000兆瓦机组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天津市工程咨询协会2005年度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 (6)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研究及实践,2010年度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 (7)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研究,2010年度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 (8)天津南港工业区分区规划(2009-202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2010年度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 (9)天津北疆发电厂新建项目一期2*1000MW机组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11年度优秀环评成果获奖一等奖; (10)天津市滨海新区环境安全建设调查研究,2012年度(第二届)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专利: (1)实用新型专利:智能恶臭测定仪,中国:ZL 2010 2 0684631.7[P],2011-09-07.(2)实用新型专利:智能转盘式随机转出气装置,中国:ZL 20102 0684723.5 [P],2011-09-07.(3)外观设计专利:智能恶臭测定仪,中国:ZL201030700602.0[P],2011-06-15.著作: (1)包景岭主编,天津生态城市建设研究[M].?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3.(2)包景岭主编,生态工业园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6.(3)包景岭主编,小城镇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设计[M].?中国:化工出版社.2008.5.(4)包景岭主编,恶臭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M].?中国: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12.(5)包景岭主编,?恶臭污染管理与防治技术进展[M].?中国: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包景岭主编,天津生态城市建设研究[M].?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3.(7)包景岭主编,生态工业园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6.论文: (1)王鑫,包景岭,马建立等.?电吸附除盐技术之电极材料研究现状[J].?四川环境2010(02); (2)温娟,包景岭,张征云.?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生态措施分析[J].?生态经济,?2008,(02); (3)温娟,包景岭,李大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生态产业园规划研究[J].?生态经济2007,10:177; (4)温娟,骆中钊,包景岭.?循环经济理念在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3:52-54; (5)温娟,骆中钊,包景岭.?小城镇生活垃圾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J].?小城镇建设2007,6:29; (6)包景岭.?加快滨海新区宜居生态城区建设[J].?港口经济2007 No.2:20-21; (7)Bao Jingling,Wen Juan,SundayJianwei,Protection of China's Biodiversity,巴西、巴西利亚世界工程师大会会议论文; (8)包景岭,孙建薇.?编制城市生态建设规划的基本要点,会议论文; (9)温娟,包景岭,张征云.?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生态措施分析[J].?生态经济?2008.2; (10)王元刚,包景岭,翟增秀,?邹克华.?中日恶臭污染管理方式比较及其借鉴[J].?环境保护,?2011,(Z1); (11)温娟,李红彬,包景岭.?生态工业园物流网络规划研究[J].?生态经济,?2009,(06); (12)李珀松,朱祉熹,包景岭.?滨海新区能源消费驱动因素完全分解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06); (13)张文鑫,包景岭,常文韬.?基于持续改进的绿色证券机制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14)孙韬,包景岭,贺克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与国家环境法律间关系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 S1期。 (15)王金水,包景岭,常文韬,李燃,赵翌晨.?衡水湖湿地旅游开发对鸟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35(3):313-317.
  • 唐运平
  • 唐运平 唐运平 天津市环境影响评价中心(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主任 ?毕业院校:?天津大学 技术职称与学位:正高级工程师、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水环境生态工程技术、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环境影响评价 ?社会及学术团体兼职: 1.???????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天津市规划建设系统授衔专家 3.???????水环境技术领域首席专家 4.???????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污水处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5.???????天津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协会?理事 6.???????天津环保产业协会?理事 ?主要经历: 2004.3-2010.12: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 2011.1至今:天津市环境影响评价中心(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主任 ?主要科研项目: (1)主持项目 ①天津市科委项目,天津开发区再生水景观河道生态修复与水质净化,2008年; ②韩国环保部项目,?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电化学氧化和平板膜生物处理技术研究,2008年; ③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水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与污染水体底质清淤标准研究,2009年; ④亚行贷款项目,临港污水湿地处理及生态重建工程可行性研究,2009年; ⑤天津环保局项目,渤海湾天津近岸海域环境调查及区划研究,2009年; ⑥天津市科委项目,天津环科院水环境实验室建设,2010; ⑦国家科技部、发改委、财政部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滨海工业园区产业布局优化与节水控源减排关键技术与示范工程”(2008-2010),2008ZX07314-001,1680万; ⑧韩国环保部项目,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与资源化技术及设备中试研究; ⑨国家环保部项目,生物质能资源化利用的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风险(2008-2010),160万; (2)作为主要承担者参加项目 ①天津市科委项目,钢铁工业节水减排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2008-2009)08FDZDSH01200,500万; ②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综合示范?(2003AA601030); ?主要成果: ?科技奖励: (1)天津蓝水假期住宅小区(一期),获第四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2004年); (2)油田采油废水高效生物处理工程技术研究,环保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年); (3)再生水景观河道生态修复与水质净化工程技术研究,天津市科技成果三等奖(2009年)。 ?专利: (1)发明专利:一种反渗透浓水余压喷雾除盐技术,中国:ZL 2009 1 0071167.6.(2)发明专利:中空纤维设备的膜污染诊断与预警决策系统,中国:ZL 2010 2 0504613.6.(3)实用新型专利: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系统装置,中国:ZL2010 2 0504676.1.?主要论文: 1.???????水葱湿地对泰达景观河道水质净化特性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7): 6-8; 2.???????香蒲湿地对泰达高盐再生水景观河道水质净化效果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z1): 186-190; 3.???????不同基底处理下碱蓬种植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与修复效应初探,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29(1):138-141; 4.???????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对高盐再生水氮磷去除研究,?灌溉排水学报,2006, 25(4): 93-96; 5.???????水葱对高盐再生水的净化效果研究,?中国给水排水,2006,22(5): 40-42; 6.???????不同植物湿地系统对高盐再生水的除氮能力比较,中国给水排水,2006,22(19): 56-58; 7.???????再生高含盐水景观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水质净化效果研究,水处理技术,2006,32(12): 77-80; 8.???????住区景观水体水质保持技术,《建设科技》,2007,19: 48-50; 9.???????天津滨海盐生湿地生态恢复的理论和实践,《中国科技成果》,2008,11: 15-16; 10.???天津市生态用地需求预测与布局规划,《中国科技成果》,2008,11: 4-8; 11.???非常规多水源双膜工艺处理后浓缩水水质特性研究,《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6; 12.???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再生水景观水体水化学特征分析,《给水排水》,2009-9; 13.???利用城市生态河道深度净化污水处理厂出水的工程技术研究,《环境工程学报》,2009,Vol. 3 No7; 14.???生态城镇灰水水质特性与灰水集中处理技术,《中国给水排水》,2009,Vol. 25 No 9.15.???滨海新区某园区典型行业工艺废液、废水水质特征研究.全国排水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419-424.16.???基于改进混合遗传-支持向量机的CMF?产水预测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1,5(8):1723-1728.17.???高浓度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工艺研究现状及发展[J].?工业水处理,2011,31(1):5-9.?
  • 谢华生
  • 谢华生 谢华生 天津市环境保护局大气处??处长 ?毕业院校:?南开大学 专????业:?环境工程 技术职称与学位:正高级工程师、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环境管理、大气污染治理 ?社会及学术团体兼职: 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影响评价分会??会员 2.?天津市环境科学学会????????????????会员 3.?河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经历: 2005.7-2010.5:?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正高级工程师 期间兼任: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站长?期间兼任:《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杂志总编???????编委会主任 2010.6-至今:天津市环境保护局大气处???????????处长 ?主要科研项目: (1)主持项目 ①天津市—住友商事环境保护委员会项目,天津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思路研究,2006; ②天津市—住友商事环境保护委员会项目,滨海新区循环经济的构建研究,2007; ③天津市人民政府项目,天津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2007; ④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天津建设生态城市的若干重大科技问题研究,2008; ⑤天津市—住友商事环境保护委员会项目,天津滨海新区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2009; ⑥瑞典NUTEK项目,清洁生产在天津的实施(2008.3-2010.3),173万瑞典克朗; ⑦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城镇生态环境风险定量评价及其预警技术的研究(2008.4-2011.3),08JCYBJC10700。 (2)作为主要承担者参加项目 ①环保专项项目,天津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2009.8-2011.12),124万; ②环保专项项目,天津市生态市建设“十二五”规划(2010.4-2010.12),350万; ③环保专项项目,国家环境保护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基础能力建设项目(2009.12-2011.12)。 ?主要成果: 科技奖励:(1)天津建设生态城市的若干重大科技问题研究-天津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2010年度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天津市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2004年度天津市工程咨询协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 著作: (1)谢华生,包景岭,孙贻超.?天津生态城市建设研究[M].?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3.(2)谢华生,包景岭,温娟.?生态工业园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1.6. 主要论文: 1.?????????Study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heory,2004,第一届国际环评论坛; 2.?????????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体系的建设,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4; 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比较研究,环境保护,2004,6; 4.?????????循环经济在汽车制造企业生产中的应用,2006,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 5.?????????循环经济在汽车制造企业生产和环评中的应用——以丰田汽车公司(TOYOTA)及其在津投资项目为例,200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 6.?????????国外环境技术检验的发展及其启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5(19); 7.?????????中瑞两国生态城市节能研究,环境卫生工程,2010.1; 8.?????????农村沼气工程与CDM项目结合初探,恶臭污染管理与防治技术进展,2010,2; 9.?????????天津市低碳发展路径探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5):211-214; 10.?????天津:建筑领域节能与低碳发展,建设科技,2010,(15):72-75; 11.?????天津市工业源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优选,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23(6):13-16.?
  • 邹克华
  • 邹克华 邹克华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副院长 国家环境保护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天津市恶臭控制技术工程中心??主任 ? 毕业院校:?天津大学 专????业:?化学工程 技术职称与学位:正高级工程师、工学硕士 主要研究领域:恶臭污染控制、环境标准、水污染控制、嗅觉测试仪器开发 ?近五年主要科研项目: (1)主持项目 ①天津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项目编号:06YFJMJC066000,项目名称:动态稀释法恶臭测试方法研究,项目负责人; ②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项目,项目编号:190,项目名称: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负责人; ③2009年国家公益性行业环保科研专项,项目编号:200909022,项目名称:恶臭污染源解析技术及预警系统研究,副组长; ④2010年国家公益性行业环保科研专项,项目编号:201009034,项目名称:恶臭污染评估技术及环境基准研究,项目负责人; (2)作为主要承担者参加项目 ①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外项目,成果登记号:津20010300,项目名称:油田采油废水高效生物处理工程技术研究,第2完成人; ②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重大科技项目,项目编号:983111211,项目名称: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与设备的消化与吸收,主要研究人员; ③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项目,项目编号494.17,项目名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GB14554-93),主要研究人员。 ?主要成果: ?科技奖励:(1)“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与设备的消化吸收”,获2004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证书编号:2004JB-3-110-R5; (2)“油田采油废水高效生物处理工程技术研究”,获2009年度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证书编号:KJ2009-3-01-G02; (3)“动态稀释恶臭测定仪及方法研究”,获2010年度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津证书编号:KJ2010(01)-2-04-D01; (4)“动态稀释法恶臭测试方法研究”,获2011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证书编号:2011JB-3-157-R1; (5)“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获2012年度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津证书编号:KJ2012(02)-1-04-D01。 ?专利: 序号 专利号/申请号专利类型 ?专利名称1 201010609561.3发明 智能转盘式随机转向出气方法 2 200710060143.1发明 动态恶臭测定仪 3 201010262776.2发明 一种低浓度恶臭气体的测定方法 4 201110189005.X发明 一种无线远程臭气自动采样监测系统及其分级采样方法 5 201020684631.7实用新型 智能恶臭测定仪 6 201020684723.5实用新型 智能转盘式随机转向出气装置 7 201120237250.9实用新型 一种无线远程臭气自动采样监测系统 8 200920096399.2实用新型 无臭空气净化分配器 9 201020223097.X实用新型 一种化学洗涤-生物组合式脱除恶臭的装置 10 201030700602.0外观设计 智能恶臭测定仪
  • 王捷
  • 王捷 个人信息: 王捷,?男, 1979.10.?河北省秦皇岛人,环境工程,工学博士 联系方式?13920176953???办公电话?022-24574951 电子邮箱:?wangjie@tjpu.edu.cn;?wangjiemailbox@yahoo.com.cn通讯地址:天津工业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天津市河东区程林庄路63号 主要从事研究方向:膜法水处理技术 主要承担课程:本科生课程——膜法水处理技术、给水工程 研究生课程——现代给水处理技术 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工作于天津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一直从事于膜法水处理技术及新型膜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工作。作为负责人,完成天津市高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1项,企业横向课题1项。作为主要学术骨干,先后参与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2项。 主持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浸没式中空纤维膜组件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20070712)——负责人 ??????????纺织污水处理厂工艺升级改造工程技术开发研究——横向课题——负责人 ??????????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基于CFD的膜生物反应器组件、单元及系统的优化设计”——负责人 ??????????973前期研究专项“膜技术应用于污水资源化安全保障的基础研究”(2008CB417202)子课题——膜系统的集成及优化组合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多水源开发与循环利用成套技术示范工程”(06FZZDSH00900)子课题——MBR节能降耗技术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生态校园水资源综合利用成套技术示范工程”(08FDZDSF03200)—再生水处理与工程示范——子课题负责人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海河流域典型城市水环境整治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及水质安全保障技术开发与工程示范(2008ZX07314-003)——子课题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流场特性及设计方法”(50908161)——排名第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压力响应膜应用在饮用水处理工艺中的关键技术研究”(51078264)——排名第3主要学术文章: ??????????王捷,耿全月,罗南,等,中空纤维轴向膜污染特征分析,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2010.10?北京 ??????????Luo nan,?Wang jie?, Zhang hongwei, et.al,?Optimization of Operating Submerge Hollow Fiber Membrane Module Filtration Process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ESIAT 2010,Wuhan China,Volume 2:742-745(EI:20104213312748)??????????Qian, He-Yu,Wang, Jie, Sun, Bin,et.al. The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isphenol??A onto activated sludge,?2010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CBBE 2010,?2010, 6?(EI:?20103613206741) ??????????Jia, Hui,Bai, Rui-Feng,?Wang, Jie,?Optimization on cleaning in line of hollow fiber membrane module,?2010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CBBE 2010,?2010, 6(EI:20103613206627) ??????????罗南,王捷,张宏伟等,正向渗透工艺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工业水处理,2010,30(10):10-13??????????王捷,张宏伟,张燕等,长度及出水方式对中空纤维膜过滤性能的影响,膜科学与技术,2010,30(3):30-34??????????苗蕾,王捷,罗南等,浸没外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的最佳尺度分析,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9,28(6):1-6??????????Wang Jie, Zhang Yan, He Yu-Qian, Effects of module configuration on hollow fiber filtration performance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ICEET 2009,302-305??(EI:20101212782752) ??????????王捷,张宏伟等,浸入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在线反洗参数分析,膜科学与技术,2009?29(6)?:66-70??????????贾辉,王捷等,膜-生物反应器中分阶段污染模式的研究,工业水处理,2009,29(6):27-31??????????张燕,王捷,张宏伟,吴云,混凝-微滤处理微污染原水工艺优化及膜污染的研究,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9,28(1):10-15??????????Wang Jie, Hui Jia, Zhang Hong-Wei.?The transfer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s of soil moisture and nitrate nitrogen of intermittent infiltration.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CBBE 2008:4154-4157 (EI:?083711531627) ??????????王捷,张宏伟,贾辉.?浸没式中空膜纤维尺寸的优化.?膜科学与技术.?2008,28(1):31-34 ??????????王捷,贾辉,张宏伟,供水管线渗漏水力分析,水利学报,2008,39(8):1001-1004(EI:083911606584) ??????????贾辉,王捷,张宏伟,等.膜-生物反应器中“2阶段”污染特性的研究,水处理技术,2008.34(9):39-43??????????张宏伟,雷?鸣,李?莹,张雪花,王捷,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EPS的提取方法,化工学报,2008,59(6):1531-1534??????????贾辉,王捷,张宏伟,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中曝气系统的优化设计,天津大学学报,2007.8(EI:?074210875040) ??????????王捷,张宏伟,贾辉.?浸没式中空纤维膜组件的优化和设计.膜科学与技术.2007.27(5)):82-88??????????王捷,张宏伟,李卫民等.温度因素对UASB反应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影响的试验研究.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7.26(1):33-37??????????李波,张宏伟,王捷.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市政废水小试试验研究.山西建筑.2007.25(9):25-27??????????李卫民,张宏伟,王捷.基于“2阶段”理论的膜-生物反应器膜清洗试验研究.江苏环境科技. 2007.20(4):14-19??????????王宇亮,王捷,贾辉.?低浓度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动力学分析.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6:28(1):140-144??????????王捷,张宏伟,贾辉.?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再利用技术研究进展.中国给水排水.2006,22(20):14-17??????????王捷,张宏伟,贾辉. UASB反应器处理低浓度废水启动过程中动力学参数?的研究.天津大学学报.2006.39(12):1405-1410(EI:070610415176) ??????????王捷,张宏伟,李波.膜-生物反应器中曝气量的优化模拟.?海峡两岸沿海地区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中国,天津.2006:237-244??????????王捷,张宏伟,贾辉.?预处理技术在膜饮用水处理中的研究.?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5,24(5):98-104??????????王捷,赵剑强,张宏伟等.?浅析公路附属设施污水处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交通环保. 2005,26(3):31-34??????????Wang Jie, Zhao Jian-qiang.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UASB reactor treating low strength organic wastewater. Future of Urban Wastewater System-Decentralization and Reuse .Xi’an: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2005:973-980申请专利: ??????????王捷,张宏伟,贾辉?三隔室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设计方法?申请号:200810052133.8??????????王捷,贾辉,张燕、何玉倩?一种膜组件曝气清洗装置?申请号:200910068577.5??????????王捷,张宏伟,贾辉,何玉倩?泥渣循环絮凝-膜过滤反应器?申请号:200910070897.4??????????贾辉,王捷,张宏伟,一种磁化絮凝-膜过滤的运行方法及装置?申请号:201010593714.X??????????贾辉,王捷,张宏伟,一种磁化膜过滤装置??申请号:201010593729.6??????????王捷??一种强化脱氮除磷膜生物反应装置??申请号:20110051500.4
  • 贾悦
  • 贾悦 贾悦,女(1977~),副研究员 Email:jiayue@tjpu.edu.cn?Tel: 13672112082 ? ? 教育背景: 1995.9-1999.7天津大学建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3.2-2006.2?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 1.?????????膜萃取、膜吸收技术原理与方法 2.?????????工业废水资源化提取方法与原理 承担及主要参与科研项目情况:1.???????科技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基于低温膜蒸馏的剩余浓水深度利用技术,负责人 2.???????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启动基金:PVDF中空纤维支撑液膜稳定性研究,负责人 3.???????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连续更新型中空纤维支撑液膜传质机理研究,负责人 4.???????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膜吸收法废水脱氨过程的研究,负责人 5.???????天津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中空纤维膜成膜机理与性能优化研究,主要参与 6.???????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高生物相容性聚醚砜中空纤维血液透析膜研究,主要参与 7.???????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子课题:膜法饮用水处理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主要参与 8.???????天津市重点基金课题:废水浓缩减排与淡化再利用技术研究,主要参与 9.???????科技部“863”项目:工业循环冷却水膜集成净化处理技术,主要参与 1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面向应用过程的膜材料设计与制备基础研究,主要参与 11.???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膜蒸馏海水淡化技术研究,主要参与 发表论文情况:1.?????????Jia, Y., Wang, R., Fane, A. G., and Krantz, W.B.??Effect of air bubbling on atrazine adsorption in water by 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s- competitive adsorption of impurities, Separation &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05, 46, 79-87. (SCI)2.?????????Jia, Y., Wang, R. and Fane, A. G. Atrazine adsorption from aqueous solution using 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Improved mass transfer by air bubbling agita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6,116,53-59. (SCI)3.?????????Jia, Y., Wang, R. and Fane, A. G.??Hybrid PAC-submerged membrane system for trace organics removal. I. Adsorption kinetics study of PAC in a bubbled solu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9, 155(1-2),155-160. (SCI)4.?????????Jia, Y., Wang, R. and Fane, A. G.?Hybrid PAC-submerged membrane system for trace organics removal II: System simulation and application study,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9,149(1-3),42-49. (SCI)5.?????????Jia, Y., Wang, R. and Fane, A. G. Simulation of Countercurrent Operation of Two-Stage Hybrid PAC-Submerged Membrane System for Trace Organics Remov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ccepted.(SCI)6.?????????Se-jin Park, S.S. Chin, Y. Jia , A.G. Fane Regeneration of PAC saturated by bisphenol A in PAC/TiO2 combined photocatalysis system, Desalination, 2010, 250, 908–914. (SCI)7.?????????Fane A.G., Wang R. and Jia Y., Chapter 1. Membrane Technolo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n: Membrane and Desalination Technologies, Humana Press Inc. NJ,?USA, 2010.8.?????????贾悦,吕晓龙,武春瑞,夏泽坤,王献德,聚醚砜中空纤维血液透析膜的制备与透析性能初步评价,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0,27(1),91-96 (MEDLINE).9.?????????贾悦,齐麟,吕晓龙,膜吸收法处理工业废水过程中PVDF膜及组件优化,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26(7),143-146 (EI).10.?????贾悦,郑丁杰,吕晓龙,用于电镀废水处理的PVDF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性能评价,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27(10), 92-96 (EI).
  • 高敏苓
  • 高敏苓 基本信息?????????????????????姓名:高敏苓 学位:理学博士 技术职务:副教授?硕导 专业:环境科学 联系方式:gaominling@yahoo.com.cn
  • 张朝晖
  • 张朝晖 个人情况: 姓名:张朝晖????????性别:?女????????????????????????????学历:?博士(工学)??职称:?副教授 ?专业:环境工程???出生日期:1974.04.08 ?籍贯:??黑龙江省 ? ? 联系方法:???电话:???13920258816?????????邮编:300160????地址:???天津市河东区程林庄路63号 ???????E-mail:????zzh7448@126.com ?学历背景: ????1994.06-1998.09?华北电力大学环境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9.06-2002.03?华北电力大学环境工程系,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2.03-2005.12?东南大学环境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8.09-1999.06?河北省冶金部地球物理勘察院环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人员 2005.12- 至今 天津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 膜法水处理工艺及原理研究 膜吸收法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碳的研究 电吸附水处理技术在中水及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 1)陈塘热电有限公司三期化学项目调整及现场试验。 2)中水回用作循环冷却水碳钢缓蚀剂研制。 3)高品质纯水技术及工艺研究。 4)小城镇水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 5)高效低耗直饮水制备工艺研究 ?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科研论文: 1)Zhang Zhaohui, Wang Liang, Shao Lin.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istics of DOC and removal performance by BAC filter. 2010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CBBE 2010. EI:?201036132073102) Zhang Zhaohui, Wang Liang, Shao Lin. Study of differential UV spectroscopy on mechanism of trihalomethanes formation in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2010 2nd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ESIAT 2010), 2010, vol.2, p 154-157. EI:?201042133126083)Zhang Zhaohui, Zhang Yufeng, Sun Huawei. Study on Treatment of printing and dying wastewater by combined process of tubular Membrane Bioreactor,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ICEET 2009, vol.2, p 808-811. EI:201012127929064)Zhaohui Zhang, Lin Shao. Study on Control of Micro-pollutants by BAC Filtration.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58(3):677~682.(SCI:349DX) 5)张朝晖,吕锡武。生物活性炭滤池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机碳的研究,中国给水排水,2008,24(1):105~1086)张朝晖,邵林,王亮,吕锡武。炭池生物量在反冲洗前后的变化规律,环境工程,2008,26(3):42~44。 7)Zhaohui Zhang, Lin Shao, Liang Wang, Jianjun Huang. Removal of trihalometnane formation potential by ozone-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process. Book of Abstracts of the 12th Asian Pacific Confederatio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Congress, 2008,7:92.8)张朝晖,吕锡武。三卤甲烷在臭氧工艺中的形成与控制。给水排水,2007, 33 (4):7~109)张朝晖,吕锡武.?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N2O的逸出控制.?给水排水?2004,(30)4: 32~3610)张朝晖,吕锡武,乐林生等?生物活性炭滤池反冲洗技术的优化.?中国给水排水?2005,(21) 4:51~53
  • 韩煦
  • 韩煦 姓?名:韩煦???????出生日期:?1978?年?1?月?21?日 性?别:男?????????联系电话:?15222072695电子邮件:?hanxu_mail@yahoo.com.cn工作信息 2009.5 -?现在???天津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副教授 2007.12-2009.3??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微生物系?博士后? ? ? 教育经历 2004.2-2007.7???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化学系(环境科学专业)?博士 2000.9-2003.3???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系?硕士 1996.9-2000.6???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系?学士 研究兴趣 ???高价重金属离子?Fe, Mn, Cr, As, Se?和?U?在环境中的化学和生物转化和迁移过程 ???基于铁锰矿物的高级氧化技术 ???生物修复和生物吸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 教学经验 2009-至今???天津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化学(研究生)”,?“环境生物修复”,“工程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基础实验” 2005-2006??香港城市大学“污水处理”及“植物生理学”助教 2004-2005??香港城市大学“有机化学”助教 学术兼职 2011-现在???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al Ecotoxicology and Bioremediation编委 个人著作 书籍 Han, X.?and Gu, J.D. Sor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oxic metals by microorganisms. In: Mitchell, R. and Gu, J.D. (eds.),?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Wiley-Blackwell, 2009, pp.153-176. 文章 Ren, H.T., Jia, S.Y., Liu, Y., Wu, S.H. and?Han, X.*?Effects of Mn(II) on the sorption and mobilization of As(V) in the presence of hematite.?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DOI:10.1016/j.jhazmat.2012.03.032,?* for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Han, X.,?Li, Y.L.?and?Gu, J.D.?Oxidation of As(III) by?MnO2?in the absence and presence of?Fe(II)?under acidic conditions.?Geochimica?et Cosmochimica Acta?2010, 75(2), 368-379. Qin, Y,?Han, X., Wang, H.X., Fang, Z.L., Cui, X.T. and Li, X.G., 2008. Modeling of two-phase flashing flow of multicomponent mixtures in large diameter pipes.?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31(11), 1676-1684.Han, X.,?Wong, Y.S., Wong, M.H. and Tam, N.F.Y., 2008. Feasibility of using microalgal biomass cultured in domestic wastewater for the removal of Cr pollutants.?Water Environmental Research?80(7),?647-653. Song, H.P., Li, X.G., Sun, J.S., Xu, S.M. and?Han, X.*, 2008. Application of a magnetotactic bacterium,Stenotrophomonas?sp. to the?removal of Au(III) from contaminated wastewater with a?magnetic separator. Chemosphere?72, 616-621. (* for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Han, X.,?Wong, Y.S., Wong, M.H. and Tam, N.F.Y., 2008. Effects of anion species and concentration on the removal of Cr(VI) by?Chlorella miniata.?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158(2-3), 615-620. Han, X.,?Wong, Y.S., Wong, M.H. and Tam, N.F.Y., 2007.?Biosorption and bioreduction of Cr(VI) by a microalgal isolate,?Chlorella miniata.?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146(1-2),?65-72. Han, X.,?Wong, Y.S. and Tam, N.F.Y., 2006. Surface complexation mechanism and modeling in Cr(III) biosorption by a microalgal isolate,?Chlorella miniata.?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303(2), 365-371.科研项目 ?????????“铁矿物存在下Mn(II)的非生物自氧化对As(III)氧化和迁移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41003040),经费20万元,项目主持人(2011-2013); ?????????“Mn(II)的非生物自氧化对As(III)氧化和迁移的研究”,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0JCYBJC06000),经费10万元,项目主持人(2010-2012); ?????????“小球藻-超滤膜耦合装置回收工业废水中三价金的研究”,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经费2万元,项目主持人; ?????????横向项目:“橡胶促进剂D废水处理小试工艺研发”,天津有机化工一厂,经费5万元,项目主持人; ?????????横向项目:“液碱中微量悬浮物的测定”,天津化工厂,经费2万元,项目主持人(已完成); ?????????横向项目:海水淡化预处理实验分析测试,天津科技大学,经费5.1万元,项目主持人(已完成)。 会议报告 Han, X.,?She, Y.M. and Gu, J.D.?Abiotic oxidation of Mn(II) on the oxidation of As(III) in the presence of nano-hematite.?Poster presented at the Workshop of Croucher Advanced Study Institute:?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Land-Bioavailability and Health Risk,?Hong Kong, P.R. China, Dec., 2010. Han, X.?and Gu, J.D. Effect of Fe(II) on the oxidation of As(III) by β-MnO2 in acidic environment.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Workshop of Croucher Advanced Study Institute: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for Soil Remediation,Hong Kong, P.R. China, Dec., 2008.Han, X.?and Gu, J.D. Ecological conditions at the Mai Po nature reserve,?Hong Kong. Oral presentation at the Workshop of Managing the Future of Our Environment: Fate and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nts in Air, Water, and Sediment,?Guangzhou, P.R. China, Nov., 2008.Han, X., Wong, Y.S., Wong, M.H. and Tam, N.F.Y. Effect of anion species and concentration on Cr(VI) removal by Chlorella miniata.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and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Hong Kong, P.R. China, Dec., 2006.Han, X.,?Tam, N.F.Y. and Wong, Y.S. Removal of Cr (VI) and Cr (III) by Chlorell a miniata cultivated in domestic wastewater.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11 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bial Ecology,?Vienna,?Austria, Aug., 2006.
  • 李丽颖
  • 李丽颖李丽颖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天津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育及工作经历或背景 2002.7?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学士学位;
  • 张涛
  • 张涛 张涛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天津市环境规划院)??院长 ?毕业院校:?天津大学 专????业:?环境工程 技术职称与学位:正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 ?社会及学术团体兼职: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站长;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杂志,总编、主编; ?天津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 ?天津市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 ?中瑞环保技术中心,副董事长; ?国家环保危废处置工程技术(天津中心)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近年主要承担课题/项目: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低温复合催化剂催化氧化甲醛研究”。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为我市污染物减排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技术和法律保障。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环保专项“天津市“十二五”地方环境标准体系建设规划”,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环境质量现状、环境管理情况和污染源普查情况,发现环境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并从标准、技术、管理三个层面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地方环境标准体系建设规划。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人与环境和谐的天津生态宜居高地构建战略研究”。 作为主要编制人,主持完成了GEF(全球环境基金)项目“城市和农村非点源污染控制研究”,该项目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中瑞国际合作项目“清洁生产在天津的实施”。 作为规划编写组组长,组织并参与编制《天津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天津市生态市建设“十二五”规划》、《天津市大气污染物减排“十二五”规划》、《天津市水污染物减排“十二五”规划》。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环保科技发展与循环经济专题规划》、《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等多项重点工作。 ?主要成果: ?科技奖励: 《城市和农村非点源污染控制研究》,2010年1月,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天津市围填海区域地下水污染物迁移途径及预测模型研究》,2010年5月,获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著作: [1]《天津市环境保护标准使用手册》,中国: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7月。 ?主要论文: [1] Countermeasure on?Tianjin?Ninghe Rural Pollution Control, Zhang Tao Chen Ying. Proceedings of 2009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HAIHE Basin Integrated Water 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t, ORIENT ACADEMIC FORUM,2010年5月。 [2] A Mathematic Model for Distribution Balance of Extraction Process, Zhang Tao.《稀有金属》(英文版), 2010. [3]?《于桥库区周边农村CDM项目对生物质能利用的效能分析》,张涛等,《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第28卷第7期。 [4]?《日本都市型封闭性海域的环境修复技术述评:以大阪湾尼崎港为例》,张涛,卢学强等,《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19卷第3期。 [5]?《天津市滨海地区缺水区县高效用水途径分析——以宁河县为例》,张涛等,《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23期。 [6]?《改进USLE模型及其在于桥水库非点源污染敏感区划分中的应用》,张涛等,《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年第1期。 [7]?《天津市生态小城镇规划指标体系数据库的研究》,张涛等,《天津科技》,2007年第6期。 [8]?《循环经济思想溯源及其发展》,张涛等,《中国自然资源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8年7月。
  • 卢学强
  • 卢学强 卢学强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毕业院校:日本名古屋大学??专????业:?环境地球化学 技术职称与学位:正高级工程师、环境学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区域环境、生态修复、水污染防治 ??社会及学术团体兼职: 1.?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排水委员会??理事 2.?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第五届全体委员会??副主任 3.?政协天津市南开区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 4.?政协南开区第十四届委员会城市建设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5.?天津市环境科学学会?理事 6.?天津市南开区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7.?天津市博士后协会?理事 8.?天津市刘岗庄中学??科技活动顾问 ??近年主要承担课题/项目: 1.?????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中挪国际合作项目“Sinotropia-于桥水库营养盐管理计划研究”; 2.?????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清净湖生态系统重建与管理决策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 3.?????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渤海湾天津段生态环境变化机制的地球化学解译”; 4.?????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子课题“基于减排目标的污水处理厂工艺技术改进及出水河道缓冲带净化技术”; 5.?????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子课题“北方典型缺水城市水环境问题诊辨及污染控制配套标准研究”; 6.?????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天津市环保专项项目“天津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7.?????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中美合作三期可持续城市清洁水源研究”; 8.?????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天津市住友环保委员会项目“于桥库区环境保护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研究”; 9.?????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天津市环保专项项目“于桥水库周边村落面源污染防治新技术综合示范项目”。 ?主要成果: ?获奖:(1)获国家环保局科技进步集体二等奖1项; (2)获国家环保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3)获天津市环保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4)2009年被天津市委、市政府授予“天津市优秀留学人员”。 ?专利: 1.?实用新型专利:微波等离子体分解氟利昂无害化处理系统,中国:ZL?2010?2?0223533.3[P],2011-02-23.2.?实用新型专利:氟利昂热解感应加热炉及其应用系统,中国:ZL?2010?2?0223532.9[P],2011-02-23.3.?实用新型专利:生活污水处理用复合式生物膜一体型反应器,中国:ZL?2010?2?0567397.X[P],2011-06-08.4.?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旋液固液分离式SBR工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国:ZL?2010?2?0567396.5[P],2011-06-08.?著作: [1]卢学强,梁雪慧.?环境保护与产业振兴:北九州生态工业园零排放的挑战[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4. [2]Wen juan,?Lu Xueqiang*. Chapter 24: Eco-industrial parks and application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China[A]. in: Frank Teuteberg, Jorge Marx Gomez.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Advancements and Trends[M]. IGI Global. 2010.[3]辛志伟,孙韧,卢学强.?区域水环境综合解析与管理策略[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发表的主要论文: 英文论文: [1] Ran L., Zhao C., Xu W., Lu X., Han M., Lin W., Yan P., Xu X., Deng Z., Ma N., Liu P., Yu J., Liang W., Chen L., 2011. VOC reactivity and its effect on ozone production during the HaChi summer campaign,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11, 4657–4667.[2] Lu X., Matsumoto E., 2009. Implications of excess 210Pb and 137Cs in sediment cores from?Mikawa Bay,?Jap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1, 707-712.[3] Lu X., Bibby R. L., Ford R. B., Webster-Brown J. G., 2008. Creating metal-spiked bed sediments: a case study from Orewa estuary,?New Zealand,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27, 2088-2096.[4] Lu X., 2008. Comment on “Thermodynamic and isotherm studies of the biosorption of Cu(II), Pb(II), and Zn(II) by leaves of saltbush (Atriplex canescens)”, Journal of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40, 739-740.[5] Lu X., 2007. A note on removal of the compaction effect for 210Pb method, Applied Radiation and Isotopes 65, 142-146.[6] Lu X., Matsumoto E., 2006. LEADAT: a MATLAB-based program for 210Pb data analysis of sediment cores, ACTA OCEANOLOGIC SINICA 25(6), 128-137.[7] Lu X., Matsumoto E., 2005. Recent sedimentation rate derived from 210Pb and 137Cs methods in?Ise Bay,?Japan,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65, 83-93.[8] Lu X., Matsumoto E., 2005. How to cut a sediment core for 210Pb geochronology: a supplement, Environmental Geology 49, 251-252.[9] Lu X., Matsumoto E., 2005. How to cut a sediment core for 210Pb geochronology, Environmental Geology 47, 804-810.[10] Lu X., 2004. Application of the Weibull extrapolation to 137Cs geochronology in Tokyo Bay and Ise Bay, Jap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adioactivity 73, 169-181.?日文论文: [1]?盧学強,松本英二,阿部理,?2006.?伊勢湾における年間堆積量の過去?100年間の変化,?水文?水資源学会誌?19(6),491-495.?中文论文: [1]?陈堂功,唐运平,卢学强,田泽祥,2001.?污水土地处理CAD?系统设计,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4(5),39-40.[2]?辛志伟,顾培亮,卢学强,2001.?泛环保产业论与农业转型,农业环境保护20(3), 192-193.[3]?张涛,卢学强,唐景春,2009.?日本都市型封闭性海域的环境修复技术述评:以大阪湾尼崎港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3)专刊,303-306.[4]?檀翠玲,谢华生,卢学强,赵杰,刘艳丽,2009.?国外环境技术检验的发展及其启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5)专刊,145-148.[5]?张涛,?邓小文,?周滨,?袁雪竹,?卢学强,?秦树强,?刘然, 2010.?改进USLE模型及其在于桥水库非点源污染敏感区划分中的应用,?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3(1),29-31.[6]?徐大勇,张涛,孙贻超,邓小文,周滨,卢学强,等,2010.基于NDVI的天津市滨海新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预测研究,生态经济,12,45-50.[7]?卢学强,?韩萌,?冉靓,?韩素芹,?赵春生,2011.?天津中心城区夏季非甲烷有机化合物组成特征及其臭氧产生潜力分析,环境科学学报,31(2),373-380.[8]?孙贻超,邓小文,周滨,卢学强,2011.?环境暴露风险评价在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中的应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1(3)专刊,351-355.[9]?马建立,邓小文,卢学强,籍鹏飞,居文钟,张帆,韦宇,2011.?整体合建倒置A2O氧化沟中试试验及参数优化,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4(4),33-35.[10]?韩萌,卢学强,冉靓,赵春生,韩素琴,包景岭,邹克华,闫凤越,2011.?天津市城区夏季VOCs来源解析,环境科学与技术,34(10),76- 80.
  • 陈华艳
  • 陈华艳 ? 陈华艳,女,1978,工学博士,副研究员Tel:?13920401886Email:chenhuayan@gmail.com教育背景: 2007年3月至今,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工作。2004.3~2007.3?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9~2003.3?河北工业大学,化学工艺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6.9~2000.7?河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 主要研究方向: ??? 主要从事膜蒸馏过程与机理、膜蒸馏法海水淡化及海水资源化、脱气膜及脱气过程的研究主持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1)??????聚偏氟乙烯脱气膜疏水改性与强化传质(12JCQNJC05500),天津市青年基金,2012.4-2015.3,负责人。(2)??????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疏水膜研制,企业合作,2009.9~2010.4,负责人,已完成。 (3)??????高生物相容性聚醚砜中空纤维血液透析膜研究,天津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2005.4~2007.9,主要参与成员,已完成。 (4)??????膜蒸馏后浓海水制备浆状氢氧化镁,天津工业大学科研项目,2009.5~2011.9,在研,负责人。 (5)??????工业循环冷却水膜集成净化过程研究,863计划,2008.6~2010.12,主要参与成员,已完成。 (6)??????废水浓缩减排与淡化再利用技术研究,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2009.4~2012.3,在研,主要参与成员。 (7)??????海水淡化浓盐水真空膜蒸馏利用技术,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2009.4~2012.3,在研,主要参与成员。 发表论文: (1)??????Chen Huayan, Wu Chunrui, Jia Yue, Wang Xuan, Lu Xiaolong, Comparison of three membrane distillation configurations and seawater desalination by vacuum membrane distillation,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SCI), 2011.4(2)??????陈华艳,?王宇新.?新型头发角蛋白质子导电材料的制备和理化特性表征.?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Ei), 2011.11(3)??????陈华艳,?李欢,?吕晓龙.?气扫式膜蒸馏传质传热过程,化工学报(Ei),?2009,2 (4)??????陈华艳,?王宇新.?新型头发角蛋白载体缓释尿素肥料的研究.?河南农业科学.2008.8(5)??????陈华艳,?李欢,?吕晓龙.?气扫式膜蒸馏过程通量影响因素研究,?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8, 6 (6)??????陈华艳,?王宇新.?羊毛角蛋白塑料的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Ei). 2008.1(7)??????陈华艳,?黄绵延,?王宇新.?新型羊毛角蛋白载体缓释尿素肥.?天津大学学报(Ei), 2007.3(8)??????陈华艳,?黄绵延,?王宇新.?头发角蛋白塑料的表征和力学性能.?中国塑料. 2006.10(9)??????李欢,陈华艳,吕晓龙.?减压膜蒸馏法淡化渤海海水的研究,?水处理技术, 2009.4(10)??黄绵延,?陈华艳,?郭剑钊,?王志涛,?许莉,?王宇新. DMFC用PES/SPEEK共混阻醇质子交换膜,?物理化学学报?(SCI), 2007.12(11)??黄绵延,?陈华艳,?许莉,?王宇新.?三羧基丁烷膦酸锆/SPPEK复合膜在高温不同湿度下的电导率,?化工学报?(Ei), 2007.12申请专利: [1]??????一种海水淡化与化学资源综合提取装置及其提取方法,专利号:200810052920.2[2]??????尿素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CN200610014901.1[3]??????角蛋白阳离子交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CN200510013869.0
  • 高启君
  • 高启君  高启君:男(1974—),副研究员。  Email:gqj2005@yahoo.cn  Tel:022-24528750  教育背景:  1994-1998 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攻读学士学位  2002-2005 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化工机械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2005-2009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  1、膜法高含盐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  2、膜蒸馏过程节能技术研究  承担及主要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合作项目:新型浸没式膜蒸馏组件研制,负责人。  2、天津工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封闭式热泵循环的膜蒸馏系统研究,负责人。  3、“863”计划项目:工业循环冷却水膜集成净化处理技术,主要参与。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无级多效膜蒸馏过程研究,主要参与。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两相流原理的膜蒸馏过程鼓气强化方法与机理研究,主要参与。  论文情况:  1、高启君,吴丹,武春瑞,等. 膜鼓气/吸收法连续脱溴过程. 化工学报. 2011,62(10):2791-2796 (EI).  2、高启君,吴丹,武春瑞,等. 膜鼓气/吸收法提溴连续吸收过程. 化工学报(已录用,EI).  3、高启君,王宇新,吕晓龙. DMFCs用磺化聚醚醚酮/功能化二氧化硅复合质子交换膜. 高分子学报(已录用,SCI).  4、高启君,王宇新,许莉,等. SPEEK/PES-C、SPEEK/SPES-C共混质子交换膜研究. 高分子学报.2009,1:45-52 (SCI).  5、GAO Qijun, WANG Yuxin, XU Li,et al. Proton-Exchange Sulfonated Poly(ether ether ketone)(SPEEK)/SiOx-S Composite Membranes in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9, 17(2): 207-213 (SCI).  6、GAO Qijun, WANG Yuxin, XU Li,et al. Proton-exchange Sulfonated Poly(ether ether ketone)/Sulfonated Phenolphthalein Poly(ether sulfone) Blend Membranes in DMFCs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9, 17(6): 934-941 (SCI)..  7、GAO Qijun, HUANG Mianyan, WANG Yuxin, et al. Sulfonated poly(ether ether ketone)/zirconium tricarboxybutylphosphonate composite proton-exchange membranes for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Frontier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in China. 2008, 2(1): 95-101(Springer).  8、高启君, 刘振义, 李丁,等. 汽-液-固循环流化床蒸发器浓缩大黄浸提液研究.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05, 20(3):25-29.  9、高启君,刘振义,李丁,等. 惰性粒子循环流化床蒸发器浓缩大黄浸提液. 医药工程设计. 2005,26(2):1-4.  10、高启君,刘振义,李丁,等. 汽-液-固三相流化床蒸发器浓缩食品液体实验研究. 食品与机械. 2004, 20(4): 25-27.  11、韩怀远,高启君,吕晓龙. 减压膜蒸馏过程与热泵耦合技术研究.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11, 30(1):1-4.  12、Zhi-Tao Wang, Yu-Xin Wang, Qi-Jun Gao, et al. Electric Treated MEAs for Improved Fuel Cell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09, 186(2):293-298 (SCI)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 电话:
    %u0030%u0032%u0032-%u0038%u0033%u0039%u0035%u0035%u0032%u0032%u0037
  • 邮编:
    300387
相关推荐
喀什大学师资好不好,喀什大学师资怎么样 石河子大学师资好不好,石河子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安科技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安科技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南民族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南民族大学师资怎么样 成都理工大学师资好不好,成都理工大学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