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天津大学

[切换城市]
天津站> 天津教育> 天津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信息

天津工业大学

英文名: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简称:“天工大”,“TJPU” 所在地:天津 院校代码:10058 类型:理科类/文科类/工科类/理工类/考研院校

卓越计划
  • 天津工业大学师资怎么样, 天津工业大学师资好不好

天工大体育场截至2013年,学校有教职工人数 2700 余人,专任教师1600余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700余名,特聘两院院士和国外兼职教授50余人,硕士生导师 700 余人,博士生导师 50 余人,还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院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高层次人才60余名。 院士---王静康,顾问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国良,荣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 薛岩松
  •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简介:薛岩松
  • 李红霞
  • 简介:李红霞,女,1964年6月生,汉族。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天津纺织工学院并留校任教,1995年获天津纺织工学院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天津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纺织新材料、新产品开发”、“纺织复合材料研究”、“针织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研究”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现担任天津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多年来主持及参加研究“环保型亚麻纤维民用复合材料研究”、“织物物理机械整理研究”、“织物动态热湿性能研究”、“毛衫针织新产品开发及其性能研究”等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多项;先后在《Journal of Reinforced Plastics and Composites》、《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ibrous Materials 2009》、《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2010》、《纺织学报》、《玻璃钢/复合材料》、《纺织科学研究》、《上海纺织科技》、《针织工业》、《天津工业大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多篇;参编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Knitting Technology针织学(双语教材)》、《新英汉纺织词汇》、《纺织辞典》等多部教材及著作;参加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曾获天津市教卫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目前研究方向为“纺织新材料、新产品开发”、“纺织复合材料研究”、“针织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研究”。
  • 王建坤
  • 简历:  王建坤: 女,1961年11月24日生,工学博士,教授。  现担任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纺织系主任,国家级精品课程《纺纱原理》的课程负责人。  1986年毕业于天津纺织工学院,曾于2001年-2002年到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纺织与纤维工程系做高级访问学者。  目前主要从事“纺织科学与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纺纱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开发与应用。  此外,还担任天津市政府采购评标专家、天津市教委、科委网络评审专家、《纺织质量与标准》杂志编委、《Textile Research Journal》杂志审稿人等社会兼职。  近五年,主持完成了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现代纺织关键技术的研究-减少络筒纱毛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天津市教委科研基金项目“纺织废料增强混凝土的研究”、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项目“基于微波场的玉米淀粉流变相接枝改性研究”等,主持完成了多个企业委托项目“纳米浆料及浆纱工艺研究”、“数字化浆纱机研制”等;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4篇、ISTP收录3篇。2009年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陈维稷优秀论文二等奖。  近五年,主持完成多项教学研究项目。如教育部实践教学研究项目“现代纺织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天津市教育规划院项目“调整学科设置、加强能力培养,更好地为天津市纺织产业服务”、“纺纱设备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建设”、“用多媒体实现纺纱现场教学的实践研究”等;发表教改论文10多篇,其中“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讨” 2006获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真维斯”杯征文一等奖;2009获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主编、参编、翻译多部教材,主编“十一五”纺织服装部位级规划教材《现代棉纺工艺与设备》、《纺织服装贸易概论》,参编“十一五”、“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纺纱学》、《纺纱实验教程》、《现代纺纱技术》等,主编纺织新技术丛书《新型服用纺织纤维及其产品开发》,编译双语教材《纺织品设计手册》等。
  • 荆妙蕾
  • 荆妙蕾,女,1969.11出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工作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部。从事多年的纺织工程专业教学工作,系统讲授《织物结构与设计》、《服用纺织品设计》、《纺织品设计》、《织物色彩与应用》、《专业英语》、《国际贸易实务》、《纺织品外贸》等多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指导产品工艺设计上机、织物组织设计上机、毕业实习、毕业专题等各种实践教学环节。编写了多门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完成多部教材的编写工作。主编《织物结构与设计》(第三版),并被评选为2006年纺织服装高等教育“十五”部委级优秀教材;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织物结构与设计》(第四版),该教材已被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主编“十五”部委级规划教材《纺织品色彩设计》;主编《面料实物》;参与编写国家职业资格系列培训教材《纺织面料设计师》。担任天津市精品课程《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主讲、建设规划和教材建设工作。在《纺织学报》、《毛纺科技》、《上海纺织科技》、《天津工业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或参加完成科研项目多项;目前承担科研项目三项,其中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一项,横向项目两项。研究方向为纺织新材料及服用、装饰、产业用纺织品设计与开发。  电子邮箱:jingmiaolei@126.com
  • 徐先林
  • 简介:  徐先林,男,1963年10月生,汉族,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7年毕业于天津纺织工学院并留校任教,1995年获天津纺织工学院工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纺织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现担任天津工业大学科技产业处处长。  主要讲授针织学、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针织原理等课程。作为主要成员的“针织学”课程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针织学”教学团队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多年来主持及参加研究“离子液体法纺制阻燃纤维素纤维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太空冷却服结构与冷却模型的研究”、“医用缓压保健理疗袜的研究”、“牛奶纤维系列功能面料的研究”、《壳聚糖-粘胶纤维的开发》等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多项;先后在《CARBOHYDRATE POLYMERS》、《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纺织学报》、《天津工业大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被SCI、EI、ISTP收录;参编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新英汉纺织词汇》等多部教材及著作。  目前研究方向为“纺织新材料、新产品开发”、“功能纤维及应用”、“针织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研究”。
  • 刘华武
  • 简历:  通讯地址:  天津市成林路63号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505 邮编:300160  电话: 0064 3 3423780, 0086 22 85983555  手机: 0086 13920999009  传真: 0086 22 2452 8287  Email:harry.liu@tom.com; huawu_liu@yahoo.com.cn  工作经历:  2005-天津工业大学,纺织材料与工程教授(附外专局专家证)  2005-2006 澳大利亚、新西兰木材所中国地区经理(附聘书)  1999-2007,新西兰纺织研究院纺织材料力学研究助理,研究员,高级研究员,然后高级顾问(博士后导师资格,附高级研究员聘书,皇家学会专业会员证书)  2005-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产工业客座教授  1982-199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机械副教授  学历:  1994-1998,新西兰Lincoln University,数学模拟及计算机仿真博士(附教育部认证书)  1985-1987,天津大学,机械学硕士  1978-198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产化工学士  相关研究方向:  火成岩水晶材料制备(铸件、粉体、鳞片、短纤、长丝、复合材料)  玄武岩纤维可织造性研究及新型复合材料开发  纳米粉体复合材料  复合及组合材料力学  生物纤维材料微观及超微结构力学  专利:  一种火成岩水晶玻璃材料的制备方法(2009年)  科研项目:  1999年至今共完成新西兰国家和澳洲羊毛基金的项目22个,中国省级和其他项目3个。重要科研项目介绍如下:  全面解决废石料、废石粉污染及变废为宝问题:2010-2012,以福建泉州水头镇为例,仅大理石废石粉每天就有1-3千吨。石粉不仅造成粉尘污染,占用大量土地,堆积的石粉还可能造成泥石流,部分石料产业面临关停并转的威胁。常见石材废材主要为火成岩和大理石两种,利用我们开发的技术可以生产火成岩水晶系列材料、人造大理石、火山岩水泥、火成岩纤维水泥等工程材料。  火成岩水晶系列材料制备技术:2008-2010,岳阳纺织工程中心资助15万元,项目负责人。火成岩约占地球岩石圈的95%,共有酸性、中性、碱性、超碱性等四大类,700多个品种。我国传统产业化火成岩深加工产品均使用玄武岩材料,包括铸石、岩棉、长丝,其特征是采用劣化材料性能的工艺。火成岩水晶玻璃基础材料共分为铸件、粉末、鳞片、短纤、长丝5大类,其特征是采用优化材料理化性能的配方和工艺。火成岩水晶特征是高强(抗拉强度2000-4000MPa,比较结构钢300-600MPa,要高5-12倍)、耐腐蚀、耐磨(莫氏硬度6-8)、耐高温(软化点910度)、耐低温(-269度)、绝缘、雷达隐形(透波)、声纳隐形(吸声)、红外隐形(隔热)。课题组完成了火成岩水晶材料制备专利申报、科技查新、检测认证,5大类材料开发进入中试阶段。  玄武岩纤维可织造性研究及新型复合材料开发:2006-2008,天津市科委资助8万元,项目负责人。玄武岩作为火山熔岩,是一种自然界大量存在的惰性材料,耐高温、耐磨、耐酸碱、绝缘、隔热、重量轻、成本低、强度高,是理想的军品,建筑,机械和化工材料。比较纤维中成本高性能最佳的碳纤维,改性玄武岩的机械性能除弹性模量为碳纤维的1/2外,拉伸和强度还优于碳纤维(远胜于钢铁),而国外资料显示其成本低于石英纤维的1%。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性价比都显示,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是未来高性能材料的领军产品之一。作为我国玄武岩纤维开发的领军人哈工大,2005年5月纤维商业化的研究取得初步成功。我们应邀成为哈工大第一个下游产品开发的合作者。课题组解决了玄武岩纤维织造改性的问题,开发了从纱到织到复合材料如上浆、混合纱线、3维编织、机织、复合界面改性、常温常压复合、混合热塑材料制备等技术。试制小样有混合纱线、非织造布、普通机织布、普通编织布、立体蜂窝织物、3维编织物、曲面布、筋格布、蜂窝板、蜂窝夹板、热塑性复合材料、纤维增强隔热防水水泥板等十余类。  生物纤维微观及超微结构力学:2002-今,5个相关项目获新西兰政府FRST,美国Boulder国家重点试验室,新西兰林科院FR,新西兰农贸基金AGMARDT,澳洲羊毛基金AWI资助,使用约250万人民币。动物纤维(羊毛)方向主研究人,植物纤维(木材,林科院协作项目)方向第2研究人。生物纤维一直被研究人员作为各相同性或平行纤维束强化复合材料处理。近几年来基因选育、基因工程、化学处理和仿生智能服装研究要求了解微纤维、超维纤维(5-8钠米)形态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生产超轻超强的产品,为此我们创立了该研究领域。世界纺织学会主席Carnaby博士、世界纺织及纤维力学教父 Hearle教授等纺织界著名学者参与了策划和指导。  羊毛地毯磨损:1999-2002,获新西兰政府FRST资助,使用约40万人民币,主研究人。根据Hearle教授等人的数据,改进了Carnaby博士的毛毯寿命理论,确定了参数的测量和统计方法,做出了精确的数学预测模型和计算机仿真软件,可以把磨损评估试验时间减少到1/30。  无纺布织针磨损优化设计: 2003-2004,获新西兰政府FRST资助,使用约20万人民币,主研究人。无纺布织针磨损造成停机、破坏产品均匀度等,给厂家带来极大损失,仅换针设备就约人民币6万。此研究提出4项优化方案,延长针的使用寿命。  气动针织设备优化设计: 2003-2004, 两项获新西兰政府FRST和羊毛研究组织资助,使用约10万人民币,主研究人。利用有限元软件和空气动力学,分析已有专利产品,提出更改3项产品设计。此项工作因回国已移交,只完成一个产品的两个装置。  羊毛结构研究数据库:2004,获澳洲羊毛基金AWI资助,购买编程软件和编程使用约5万人民币。软件的结构,设计,编程和初试已完成。该项目目的是为项目1进一步收集数据,同时位建立世界羊毛研究数据中心作准备。  无纺布结构计算机仿真和弯曲弹性模量数学模型: 2000-2003,两个项目获新西兰政府FRST资助,使用约15万人民币,主研究人。显示纤维(相对织机走向)角度分布对布外观的影响,和对布悬垂性的影响。  生物材料超高温蒸汽干燥:2001-2002,项目获新西兰政府FRST资助,使用约25万人民币,第2研究人 (担负试验设计、数据分析、计算机仿真、报告撰写)。使用节能高温干燥技术,建立三相异性材料热水传导偏微分方程,有限元数值分析,立体彩图显示复合材料干燥过程热水分布。  羊毛地毯舒适性研究和布、羊毛、羊毛表面显微结构图像分析:2000-2004,4个项目获新西兰政府FRST资助,使用约12万人民币,主研究人。  2010年发表论文12 篇:SCI收录1篇,EI&ISTP收录8篇,其他3篇  2009年发表论文34篇: SCI收录1篇,ISTP收录7篇,国际会议论文3篇,国际会议摘要22篇,国内期刊1篇  2003年陪同新西兰前总理谢普莉阁下访问湖南
  • 张美玲
  • 简历:  2003年硕士毕业后在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纺织系任教,现在读博士。2010年12月获得副教授的专业技术职务。2011年被评为硕士生导师,2008年12月赴德国下莱茵科技应用大学进修两个月,进行教学和学术方面的广泛交流。  主讲纺纱原理、纺纱现场课、纺织专业外语、国际贸易实务、经济技术法规以及毕业论文的教学任务。发表教改论文3篇,其中2篇为第1作者,1篇为第2作者。参编著作一部,6万字。协助导师指导研究生1名,指导工程硕士2名,其中1名已答辩,即将毕业;另1名正在攻读。  在科研发面,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与兄弟学院的合作,开展跨学科研究,加强学术交流。主持横向项目2项,经费分别为10万元,共计20万元,并已结题完成。参与6项项目,国家级项目1项,第9参加人,经费9万元。省部级2项,分别是第三、第六参加者,经费分别是8万和10万。横向项目参加3项,分别是第三、第四和第五参加人。任职期间内发表科研论文共14篇均为为第一作者。其中3篇被EI收录,2篇被ISTP收录,6篇为核心期刊。2008年申请发明专利1项并已授权,第二作者。主持在研教改项目1项,参与教改项目2项,都是第四参加人。  参与纺纱原理国家级精品课的申报并获得通过,共11人,排名第7。参与纺织工程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的申报并获得通过,共23人,排名第16。由于自己认真、严谨,备课充分,并不断琢磨思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2006年和2010年参加并分别获校级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二等奖。2006年获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2009年获校级优秀教师。2005年度获校级优秀专、兼职思想工作者。  作为纺织系党支部副书记,能够尽心尽力地辅助纺织系主任和书记认真处理系内的活动和各种安排。作为一名兼职辅导员,耐心、细致,扎实工作,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所负责的纺织036班于2006年获得“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称号,排名全国第二,另有多名学生获得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光荣称号。
  • 李辉芹
  • 简介:  李辉芹:女,1974年5月出生于河北赵县。1997年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纺织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7月~2000年5月,在河北太行机械厂技术处工作,从事粗纱机的工艺检验;2003年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2008年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电话:13652009219  E-mail:zhxlihuiqin@163.com  研究方向:  1 功能纺织品;  2 仿生纺织品;  3 纺织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研究项目:  1. 参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兔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加工与综合研究” (No. nycytx-44-4-1);  2. 主持企业项目“多组分纤维纱线及面料开发研究”;  3.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离子液体再生纤维素固定化酶的“一步法”制备、表征与应用”(NSFC-21006072);  4. 参与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对苯二甲酸和聚酯PET纤维生物处理基础研究”(No.09JCZDJC26400);  5. 参与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一步法制备离子液体再生纤维素固定化酶及其应用研究”(11JCYBJC04400);  6. 参与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再生动物蛋白纤维的开发与应用”(No.2006ba51);  7. 主持企业项目“提取竹沥后的竹渣成分分析及其开发竹纤维的可行性研究”;  8. 参与企业项目“利用提取竹沥后的竹渣开发纤维用竹浆粕的研究”;  9. 主持学校项目“羊毛珍珠绒系列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研究论文:  1. Li, H., Gong, J., Zhang, J., et al. Sensing textile fibers by TH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 Male, Maldives: Trans Tech Publications, 2011,298: 153-156(EI: 20111113753866)  2. Li, H., Gong, J., Li, Q., et al. Cell immobilization with textile carriers for TA biodegradation. Tianjin, China: Trans Tech Publications, 2011,331: 19-22(EI: 20113914381650)  3. Li, H., Gong, J.,Zhang, Y., Characterization of Protein Powder from Waste Rabbit Hair, in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erials, Pts 1-3. 2011. p. 407-410(EI: 20111113753866)  4. LI Huiqin, GONG Jixian, ZHANG Yi. Characterization of rabbit hair powder. 12th International Wool Research Conference, Shanghai, 2010  5. 李辉芹,巩继贤,张毅. 蛋白质纤维综合利用技术及兔毛应用的展望.毛纺科技, 2010, 38(8): 61-64  6. Li HQ, Gong JX, Zhang JF. Identification of Textile Fiber with TH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 The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ibrous Materials, Shanghai, 2009  7. Li Huiqin, Huang Gu. Research of Textile Design Based on System Theory, The 86th Textile Institute World Conference, Hong Kong, 2008  8. 李辉芹, 巩继贤, 黄故. 基于MatLab优化工具的混纺织物混纺比设计. 纺织学报, 2009, 30(10): 62-65  9. 李辉芹, 巩继贤, 黄故.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混纺织物设计研究. 棉纺织技术,2009,37(6):20-23  10. 李辉芹, 王蓉芳. "魏晋古风"系列竹棉交织新产品的设计. 上海纺织科技, 2009, 37(1): 39-41,55  11. 李辉芹, 巩继贤, 黄故. 应用遗传算法进行的纺织品设计研究.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9,28(2): 30-32  12. 李辉芹. 羊毛花式绒系列产品的开发与设计. 上海纺织科技, 2005,33(3): 49-51  13. 李辉芹. 丝胶在纺织品整理中的应用.江苏丝绸, 2005(3): 9-11  14. 李辉芹. 生物活性纤维--海丝系列纤维. 毛纺科技, 2005, (4): 49-51  15. 李辉芹. 微生物生产的纤维素--细菌纤维素. 产业用纺织品, 2005, 23(2): 42-44  16. 李辉芹. 酶对聚酯纺织品的表面改性. 毛纺科技, 2005, (2): 27-30  17. 李辉芹. 水系列竹纤维新产品的开发设计. 纺织导报, 2004, (6): 96-98  18. 李辉芹. 仿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产业用纺织品, 2004, 22(8): 1-5  19. 李辉芹. 丝素在织物整理中的应用. 江苏丝绸, 2004(3): 15-17  20. 李辉芹. 浅谈仿生纤维. 北京纺织, 2004, 25(6): 23-25  21. 李辉芹, 钟智丽, 巩继贤. 仿生学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棉纺织技术, 2003, 31(6): 27-30  22. 李辉芹. 天然抗菌竹纤维新产品的开发与设计. 首届中国功能性家用纺织品论坛会论文集, 2004  23. 巩继贤, 李辉芹. 竹纤维--一种纺织新材料. 纺织导报, 2003(3): 59-62  24. 钟智丽 滑钧凯 李辉芹.马尾丝拉伸加工预处理工艺优化研究. 纺织学报, 2004, 25(1): 37-39
  • 郭兴峰
  • 简历:  郭兴峰,男,博士,教授,1964年出生于河北省望都县。  主要研究方向:(1)产业用纺织新材料的设计、制造与性能,(2)机织复合材料,(3)机织工艺理论。  自1984年本科毕业于天津纺织工学院(现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系机织专业以来,一直在天津工业大学从事机织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分别于1998年赴澳大利亚先进复合材料合作研究中心、2005年赴德国下莱茵科技应用大学进行研究工作。  讲授的课程有:《现代织造技术》、《织造原理》、《纺织复合材料》、《机织新工艺新技术》、《立体机织物》、《专业英语》等。主编《现代织造技术》、《现代准备与织造工艺》、《纺织品设计手册》等著作,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先后承担并完成“医用和多功能防护纺织品的研究”等天津市科委、天津市教委、教育部项目7项。
  • 张国利
  • 简历:  张国利研究员,男,汉族。1984年7月毕业于天津纺织工学院(现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8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作访问学者,2000年晋升为副教授,2003年获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晋升为研究员。  张国利研究员近年来主要从事纺织结构复合材料成型理论与制备技术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国防科工委、航空航天部门、天津市教委科研项目10余项,曾获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桑麻科技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EI收录3篇;出版教材、译著4部。
  • 焦亚男
  • 焦亚男,女,中共党员,纺织工程专业工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三维新型立体织物整体近净成型工艺设计与理论”,多年来致力于新型立体织物的科研与研究生教学工作,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航空航天等部门委托的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曾获2009年桑麻纺织科技一等奖,现为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增强体专业委员会委员。
  • 张毅
  • 简介:  张毅,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纺织材料的结构、性能及测试,现任纺织学院商检系主任,纺织测试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23届标准与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羊绒分委会委员,农业部“全国农业机械化与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专家库”专家、“国家兔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岗位科学家、天津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现已完成3项校级重点资助立项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参与主持完成我校首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和建设项目。曾多次被评为校级师德先进个人,校级优秀教师,校级优秀专、兼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获学校首届教学名师,桑麻奖教金获得者,学校实验室建设先进个人,天津市“十五”综合投资先进个人。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获陈维稷优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和表扬奖。主编、参编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多部,承担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项,项目总经费370万,获发明专利1项。
  • 董卫国
  • 董卫国 ,男,1961年出生,博士学位,副教授职称。  工作单位:纺织学部纺织学院商检系。  主要科研成果:发表论文4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主持完成科研项目6项,目前在研项目两项。  研究方向:高技术纺织品;纺织复合材料。  联系电话:13132295389
  • 杨彩云
  • 简历:  杨彩云,女,汉族,1959年出生于唐山市,1978~1984年在天津纺织工学院纺织工程系攻读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课程, 1985年取得硕士学位并留天津纺织工学院(现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二系、纺织品系任教,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 2000年作为天津市教委首批资助的高级访问学者到美国马萨诸塞达特毛斯大学(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Dartmouth)工程学院做科研,2001回国。回国后在纺织复合材料研究所做专职科研。现在纺织学院任教。1999年晋升为教授。  杨彩云教授主要从事纺织品设计方面的教学工作,重点从事三维纺织复合材料的预制体设计和复合材料性能方面的科研和应用开发工作。  自1994年起,杨彩云教授先后承担了天津市科委的青年科学基金和自然基金项目、原纺织工业部项目、国防科工委项目及航空航天军工部门的多个项目,培养了多名硕士研究生,近5年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有23篇被EI收录,一篇被SCI收录,多篇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讲,近二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1998年主编了《产业用纺织品》一书。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新型纤维原料纺织品的研制;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
  • 王春红
  • 王春红副教授课题组以“培养学生的实力和能力”为核心,以“绿色环保”为主题,以加强过程管理为特色,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及国内中科院、汉麻材料研究院、天津纺织纤维检验所、西南大学等重要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本课题组不仅重视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和学术成果的积累,更积极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胸襟和眼界,以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王春红副教授简历如下:  工作经历:  2010年至今: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同时任《东华大学学报(英文版)》、《复合材料学报》审稿人及“国际先进材料与工艺技术学会(SAMPE)”中国分会会员。  2008年-2010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材料学院,博士后,同时任“国际先进材料与工艺技术学会(SAMPE)”美国总会会员。  2008年: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讲师。  教育经历:  2003年-2008年: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专业,硕士、博士,硕士论文“植物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开发”及博士论文“植物纤维增强可降解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降解性能研究”成绩均为优秀,指导教师王瑞;  1999年-2003年: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纺织工程专业,学士,本科论文“纺织数字化博物馆的开发”成绩为优秀,指导教师李济群。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绿色环保功能型纤维、纺织品及纺织复合材料的研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秸秆纤维的提取及利用,绿色高性能纺织品的研究,植物纤维标准化研究,植物纤维增强可降解/生物基/可回收复合材料的研究,生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研究经历  1-在研项目  (1)“中美”国际合作项目:波音有限公司子项目2-4“航空用绿色复合材料的优化与表征”;  (2) 国家自然基金协作项目“竹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  (3)“中国-马来西亚”国际合作项目“绿色高性能纺织品的开发”;  (4)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指导性项目“水稻秸秆纤维的提取及相关材料的研制”;  (5)天津工业大学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汽车车门内饰用绿色环保纳米复合材料的研发”;  (6)天津工业大学“师生合作”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课题“纺织复合材料数字化教学资源网站建设”;  (7)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婴幼儿服装易燃性检测系统开发”。  2-已完成项目  (1)“中美”国际合作波音有限公司项目子项目1“航空用绿色复合材料的制备”;  (2)天津工业大学项目“黄麻纤维增强可降解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加拿大复合材料创新中心项目“纳米粘土增强植物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  (4)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竹原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研究”;  (5)太原理工大学项目“纺织新材料与新产品的开发”;  (6)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新型环保产业用复合材料的开发”。  学术获奖  (1)2011年:博士论文“植物纤维增强可降解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降解性能研究”被评为“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  (2)2011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纱线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3)2011年:指导14名学生参加“国际超轻桥梁用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竞赛”,其中2名同学获海报二等奖,3名同学获工艺外观三等奖,9名同学获得纪念奖。  (4)2010年:应邀在“SAMPE中国大型学术报告会”中做了两场报告,题目分别为“Bast fibres reinforced PLA biocomposite”和“Prediction of tensile property of bast fibres reinforced biocomposite”,获得两份学术报告奖。  (5)2009年,应邀在“SAMPE美国学术报告会”做报告,题目为“Nanoclay reinforced flax nanocomposites by electrospinning”,获得学术报告奖。  (6)2008年,因科研表现优秀,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留学奖学金”,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7)2006年,应邀在“纺织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国际学术会议”作报告,题目为“Research on flax fiber reinforced polylactide environmental friendly composite”,获得“优秀论文奖”。  (8)2006年,参加天津市第六届“挑战杯”科技竞赛,科研作品名称为“竹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荣获二等奖。  (9)2005年,因科研表现优秀,获得香港桑麻基金会特等奖学金。  著作发表  1 纺织商品检验学,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合著作者).  论文发表(主要)  1 Chen Congjie, Bai Suyue, Wang Chunhong. Study on Molding Technology and Preparation of Polypropelene/Straw Composites. Engineering Plastics Application, (1)2012.  2 Hu Shi, Wang Chunhong, Wang Honglong. Study on Mechanical Property of Ramie and Glass Fabric. China Fiber Inspection, (8)2011.  3 Chunhong Wang, Bing Liu. Study on Kenaf Fibres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s. SAMPE China 2011 Conference, October 26-28, 2011, Tianjin, China.  4 Chunhong Wang, Shanying Zeng, Qiang Zhang, et al. Study on Prepar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Bio-based Composite. The Fifth Global Chinese Aeronautical Technology Conference, August 8-10, 2011, Shanghai, China.  5 Chunhong Wang. The Influences of Fiber Length, Strength, Diameter and Structur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mposites with Comparisons between Fiber Testing Standards of GB (China) and ASTM International. ASTM International and ASTM International Technical Subcommittee D13.17 on Flax and Linen Meeting, May 13th, 2011, Beijing, China.  6 Chunhong Wang, Rui Wang, Peng Zhang. Bamboo Fibers Reinforced Composite. The China-Canad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een Composite Materials, May 9-10, 2011, Beijing, China.  7 Chunhong Wang, Frank Ko. Effects of Nanoclays on the Biodegradable Nanocomposite.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11)2010.  8 Chunhong Wang, Frank Ko. Structure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Nanoclay/Flax Nanocomposite. Processing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Textile Material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11)2010.  9 Chunhong Wang, Steven Zacharski, Frank K. Ko, et al. Hemp Reinforced Thermoset PLA Nano-Biocomposites. SAMPE Journal, (5)2010.  10 Rui Wang, Chun hong Wang, Zhaohui Jiang. Biodegradability of Flax Noil Fibers Reinforced Poly (lactic acid) Composites. TBIS 2010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Greener Textiles, Healthier Life, May 28-30, 2010, Shanghai, China.  11 Chunhong Wang, Frank Ko. Bast Fibres Reinforced PLA Bio-composite. SAMPE China 2010 Conference, November 10-12, 2010, Shanghai, China.  12 Chunhong Wang, Frank Ko. Prediction of Tensile Property of Bast Fibres Reinforced Bio-composite. SAMPE China 2010 Conference, November 10-12, 2010, Shanghai, China.  13 Chunhong Wang, Frank Ko. Nanoparticles Reinforced Biodegradable Nanocomposite by Electrospinning.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manufacturing. (9)2010, Tianjin, China.  14 Chunhong Wang, Frank Ko. Nanoclay Reinforced Flax Nanocomposite by Electrospinning. SAMPE Journal, (10)2009.  15 Chunhong Wang, Frank Ko.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Hemp Fibre Reinforced Envirez Bio-based Composite. Pacific Centre for Advanced Materials and Microstructures (PCAMM) 14th Annual Meeting, December 12th, 2009, Vancouver, Canada.  16 Chunhong Wang, Frank Ko. Nanoclay Reinforced PLA Nanocomposites by Electrospinning. The 24th Annual American Society for Composites and 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Composite Structures and Materials, September 15-17, 2009, Delaware, Cnanda.  17 Wang Rui, Wang Chunhong. Prediction of tensile strength of flax noil fibers reinforced biodegradable composite. Acta Materiae Compositae Sinica, (1)2009.  18 Wang Chunhong, Wang Rui. Forming technology of flax noil fibers reinforced polylactide biodegradable composites. Acta Materiae Compositae Sinica, (2)2008.  19 Wang Chunhong, Wang Rui, Jiang Zhaohui, et al. Study on Processing and Properties of Flax Fibers Reinforced Biodegradable Composite. Plastics, (2)2008.  20 Wang Chunhong, Wang Rui, et al. Study on Properties of Raw Bamboo Fibers Reinforced Biodegradable Material. Engineering Plastics Application, (1)2008.  21 Wang Chunhong, Wang Rui. A Study of Chemical Degumming Technology for Bamboo Fibers.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4)2007.  22 Wang Chunhong, Wang Rui. Fuzzy Evaluation about Raw Bamboo/Flax Fibers Environmental Friendly Plastics.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3)2007.  23 Wang Chunhong, Wang Rui. Research on Raw Bamboo Fiber Reinforced Low Melting Point Polyester Composites. Engineering Plastics Application, (10)2006.  24 Wang Chunhong, Wang Rui. Raw Bamboo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Plastics, (4)2006.  25 Wang Chun-hong, Wang Rui, Liu Ming, et al. Research on Flax Fiber Reinforced Polylactide Environmental Friendly Composite.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5)2006.  26 Wang Rui, Wang Chunhong. Research on Raw Bamboo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s. China Plastics, (10)2006.  27 Chang Dongyan, Wang Chunhong. Application of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in Automobile Industry. Nonwovens, (3) 2006.  28 Wang Chunhong, Wang Rui and Qu Cailian. Design and Preparation of Regenerated Bamboo Fabrics. China Textile Leader, (5)2005.  29 Wang Chunhong, Wang Rui. Development of the Nature Moreen Fabric. Shanghai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 (3)2005.  30 Wang Chunhong, Wang Rui, Zhu Ruoying, et al. Study of Making Technology of Raw Bamboo Fibers. Journal of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4)2005.  31 Wang Chunhong, Wang Yanxin. Application of Textiles in Architecture Area. Nonwovens, (2)2005.  32 Wang Chunhong, Guo Bingchen.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onwovens in Agriculture. Nonwovens, (4)2004.  联系方式:  邮箱:cn_wangch@163.com; merryrspring9@gmail.com  Resume  Dr. Chunhong Wang  Associate Professor  Textile College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cn_wangch@163.com  merryrspring9@gmail.com  86-188-022-31369  WORK EXPERIENCE  ? Associate Professor, Textile College,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rom December of 2010)  ? Post Doctoral Fellow, Advanced Materials & Process Engineering Laboratory,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From November of 2008 to January of 2010)  ? Assistant Professor, Textile College,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rom February of 2008 to November of 2010)  EDUCATION:  ? Ph.D., Textile Materials and Textiles Design,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Graduated in February of 2008)  ? M.S., Textile Engineering,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Graduated in March of 2006)  ? B.S., Textile Engineering,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Graduated in September of 2003)  ACADEMIC ACHIEVEMENT:  -Research Experience:  1 Research on Green Advanced Technical Textiles for High Impact Applications. Cooperative Program, Malaysia, Program Leader, 2011-2012.  2 Flammability Standardization on Cotton Products for Children’s Clothing,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Key Member of the Program, 2011-2012.  3 Research on Bamboo Fibers Modification and High Performance Bamboo Composites Development, Cooperative Program, Nanping City of Fujian Province, Program Leader, 2010-2011.  4 Research on Ramie Fiber Bio-composites for Aircraft Applications, Cooperative Program, Boeing China, Program Leader, 2010-2011.  5 Research on Natural Fiber Reinforced Thermoset PLA/Nanoclay Composite for Ground Transportation Applications, Cooperative Program, Composites Innovation Center Manitoba, Key Member of the Program, 2008-2009.  6 Research on Rice Stalk Fibers Reinforced Composite, “China Textile Industry Association Fund”, China Textile Industry Association, Program Leader, 2008-2010.  7 Research on Kenaf fibers Reinforced Composite, “Tianjin Polytechnic Innovation Fund”,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ogram Leader, 2008-2010.  8 Research on Bamboo Composites, “Doctoral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China, Key Member of the Program, 2005-2008.  9 Research on Flax/Low Melting Point Polymer Composites for Ground Transportation Applications, Cooperative Program,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oration, Key Member of the Program, 2005-2007.  10 Research on Raw Bamboo Fibers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 for Students, Program Leader, 2004-2005.  11 Preparation for the Digital Textile Museum,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 for Innovation, Key Member of the Program, 2005.  12 Research on Natural Waved Fabrics,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 for Students, Program Leader, 2004.  -Thesis:  ? Wang Chunhong, “Preparation, Study on Physical and Biodegradable Properties of Discontinuous Natural Fibers Reinforced Biodegradable Composite”, Ph.D. Textile Materials and Textiles Design,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Excellent, 2008, supervised by Prof. Wang Rui)  ? Wang Chunhong, “Study on Natural Fibers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M.S. Textile Engineering,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Excellent, 2006, supervised by Prof. Wang Rui)  ? Wang Chunhong, “Design of the Digital Textile Museum”, B.S. Textile Engineering,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Excellent, 2003, supervised by Prof. Li Jiqun)  -Publications:  1 Chen Congjie, Bai Suyue, Wang Chunhong. Study on Molding Technology and Preparation of Polypropelene/Straw Composites. Engineering Plastics Application, (1)2012.  2 Hu Shi, Wang Chunhong, Wang Honglong. Study on Mechanical Property of Ramie and Glass Fabric. China Fiber Inspection, (8)2011.  3 Chunhong Wang, Bing Liu. Study on Kenaf Fibres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s. SAMPE China 2011 Conference, October 26-28, 2011, Tianjin, China.  4 Chunhong Wang, Shanying Zeng, Qiang Zhang, et al. Study on Prepar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Bio-based Composite. The Fifth Global Chinese Aeronautical Technology Conference, August 8-10, 2011, Shanghai, China.  5 Chunhong Wang. The Influences of Fiber Length, Strength, Diameter and Structur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mposites with Comparisons between Fiber Testing Standards of GB (China) and ASTM International. ASTM International and ASTM International Technical Subcommittee D13.17 on Flax and Linen Meeting, May 13th, 2011, Beijing, China.  6 Chunhong Wang, Rui Wang, Peng Zhang. Bamboo Fibers Reinforced Composite. The China-Canad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een Composite Materials, May 9-10, 2011, Beijing, China.  7 Chunhong Wang, Frank Ko. Effects of Nanoclays on the Biodegradable Nanocomposite.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11)2010.  8 Chunhong Wang, Frank Ko. Structure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Nanoclay/Flax Nanocomposite. Processing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Textile Material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11)2010.  9 Chunhong Wang, Steven Zacharski, Frank K. Ko, et al. Hemp Reinforced Thermoset PLA Nano-Biocomposites. SAMPE Journal, (5)2010.  10 Rui Wang, Chun hong Wang, Zhaohui Jiang. Biodegradability of Flax Noil Fibers Reinforced Poly (lactic acid) Composites. TBIS 2010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Greener Textiles, Healthier Life, May 28-30, 2010, Shanghai, China.  11 Chunhong Wang, Frank Ko. Bast Fibres Reinforced PLA Bio-composite. SAMPE China 2010 Conference, November 10-12, 2010, Shanghai, China.  12 Chunhong Wang, Frank Ko. Prediction of Tensile Property of Bast Fibres Reinforced Bio-composite. SAMPE China 2010 Conference, November 10-12, 2010, Shanghai, China.  13 Chunhong Wang, Frank Ko. Nanoparticles Reinforced Biodegradable Nanocomposite by Electrospinning.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manufacturing. (9)2010, Tianjin, China.  14 Chunhong Wang, Frank Ko. Nanoclay Reinforced Flax Nanocomposite by Electrospinning. SAMPE Journal, (10)2009.  15 Chunhong Wang, Frank Ko.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Hemp Fibre Reinforced Envirez Bio-based Composite. Pacific Centre for Advanced Materials and Microstructures (PCAMM) 14th Annual Meeting, December 12th, 2009, Vancouver, Canada.  16 Chunhong Wang, Frank Ko. Nanoclay Reinforced PLA Nanocomposites by Electrospinning. The 24th Annual American Society for Composites and 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Composite Structures and Materials, September 15-17, 2009, Delaware, Cnanda.  17 Wang Rui, Wang Chunhong. Prediction of tensile strength of flax noil fibers reinforced biodegradable composite. Acta Materiae Compositae Sinica, (1)2009.  18 Wang Chunhong, Wang Rui. Forming technology of flax noil fibers reinforced polylactide biodegradable composites. Acta Materiae Compositae Sinica, (2)2008.  19 Wang Chunhong, Wang Rui, Jiang Zhaohui, et al. Study on Processing and Properties of Flax Fibers Reinforced Biodegradable Composite. Plastics, (2)2008.  20 Wang Chunhong, Wang Rui, et al. Study on Properties of Raw Bamboo Fibers Reinforced Biodegradable Material. Engineering Plastics Application, (1)2008.  21 Wang Chunhong, Wang Rui. A Study of Chemical Degumming Technology for Bamboo Fibers.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4)2007.  22 Wang Chunhong, Wang Rui. Fuzzy Evaluation about Raw Bamboo/Flax Fibers Environmental Friendly Plastics.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3)2007.  23 Wang Chunhong, Wang Rui. Research on Raw Bamboo Fiber Reinforced Low Melting Point Polyester Composites. Engineering Plastics Application, (10)2006.  24 Wang Chunhong, Wang Rui. Raw Bamboo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Plastics, (4)2006.  25 Wang Chun-hong, Wang Rui, Liu Ming, et al. Research on Flax Fiber Reinforced Polylactide Environmental Friendly Composite.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5)2006.  26 Wang Rui, Wang Chunhong. Research on Raw Bamboo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s. China Plastics, (10)2006.  27 Chang Dongyan, Wang Chunhong. Application of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in Automobile Industry. Nonwovens, (3) 2006.  28 Wang Chunhong, Wang Rui and Qu Cailian. Design and Preparation of Regenerated Bamboo Fabrics. China Textile Leader, (5)2005.  29 Wang Chunhong, Wang Rui. Development of the Nature Moreen Fabric. Shanghai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 (3)2005.  30 Wang Chunhong, Wang Rui, Zhu Ruoying, et al. Study of Making Technology of Raw Bamboo Fibers. Journal of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4)2005.  31 Wang Chunhong, Wang Yanxin. Application of Textiles in Architecture Area. Nonwovens, (2)2005.  32 Wang Chunhong, Guo Bingchen.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onwovens in Agriculture. Nonwovens, (4)2004.
  • 封严
  • 简历:  2004年10月获得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10月至今在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系任教,从事功能纺织纤维及其非织造材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编写《非织造布用粘合剂》、《非织造技术产品开发》等教材和著作。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聚甲基丙烯酸酯纤维对油性有机化合物吸附模型的研究(51103100)”。主持完成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机物吸附型共聚甲基丙烯酸酯纤维成形机理及性能研究(08JCYBJC11500)”,天津市高等院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三维网状结构共聚甲基丙烯酸酯纤维及其吸油性能研究”(20050512),参与完成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智能中空纤维分离膜及其应用研究”(993801911),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培育项目“压力响应型中空纤维分离膜研究”(0431027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聚甲基丙烯酸长链酯纤维及其与油性有机化合物的相互作用”(50673077),973前期研究计划专项“熔融纺丝法高性能PVDF中空纤维膜的基础研究”(2006CB708602),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弹性功能中空纤维膜工程化关键技术开发”(08ZCGYGX03700)。2005年获天津市技术发明二等奖(4),2007年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3),博士学位论文“三维网状结构共聚甲基丙烯酸酯纤维及其吸油性能研究”获2007年天津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称号,2012年获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6),2012年获天津市专利金奖(2)。2009年获天津市技术发明二等奖(3),先后在“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International Polymer Processing”、“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Fibers and Polymers”、“纺织学报”、“功能材料”、“合成纤维工业”等中外文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 焦晓宁
  • 简历:焦晓宁: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从事非织造材料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1. 功能型非织造布开发;2. 非织造布的加工与应用技术;3.非织造工艺理论。  科研项目 主持和参加天津科委科技攻关项目、天津科委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天津科委自然基金项目、天津教委、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石化总公司等横向项目有:镍氢电池及镍氢动力电池隔膜的研制、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隔膜研究、新型高性能吸音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研究、聚苯硫醚纤维绝缘纸的制备与研究、隔离服配套一次性贴身服装的研究开发、驻极熔喷聚丙烯超细纤维过滤材料的研制及应用、高性能非织造擦拭布开发、液态树脂过滤袋研制、麻纤维与低熔点聚酯纤维非织造布复合材料的研究、亚麻纤维非织造物增强复合材料研究等。  获奖 获天津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天津市技术发明三等奖、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三等奖、四等奖;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天津工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教材著作 主编参编“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非织造布后整理》、《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学》,以及《非织造布学》、《仙童英汉双解纺织词典》、《新英汉纺织词汇》等著作。  论文 在国内外重要期刊、核心期刊以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0多篇。  专利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3项。
  • 任元林
  • 任元林,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产业用纺织品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功能高分子材料,具体包括:1)无卤环保阻燃纤维及其织物;2)抗菌导电纤维及其织物;3)无卤环保阻燃木塑复合材料、阻燃建筑保温板的开发研究;4)污水处理用非织造布产品的开发;5)新型非织造布产品的开发;6)非织造布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课题第二负责人先后完成了中石化“新型阻燃腈纶纤维的开发及应用研究”、“干法腈纶阻燃纤维的研究开发” 等项目;主持完成了“新型离子液体的合成”、“纤维素用阻燃剂的合成”等项目;作为课题第二负责人在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低温活性自由基聚合用于结构可控高分子合成的研究”、天津市科委重点项目“离子液体法纺制阻燃纤维素纤维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等;主持在研项目有天津市科委重点项目“基于SET-LRP技术制备结构可控无卤阻燃丙烯腈共聚物”、企业项目“无卤环保高效阻燃毛绒制品的产业化应用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20篇,EI收录4篇,申请国内发明专利30余项。
  • 蔡志江
  • 简介:  蔡志江,男,1974年6月5日生。上海松江人,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6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材料系,1999年获天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天津大学博士学位,2007-2009年在韩国仁荷大学“EAPap Actuator”研究中心作博士后,现在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任教,主要从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研究并完成研究课题“功能高分子材料在镍氢电池中的应用开发”、  第三十四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等,参加研究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重点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研项目多项;先后在《Cellulose》,《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in Medicine》,《Smart Material and Structure》,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JOURNAL OF MACROMOLECULAR SCIENCE-PHYSICS》,《高分子学报》,《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功能高分子学报》等学术期刊和国际性学术年会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7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目前研究方向为非织造加工技术、生物医用型非织造产品开发及应用、生物材料与功能等。  近期发表的主要论文:  1. Zhijiang Cai, Jaehwan Kim, Dry and durable electro-active paper actuator based on natural biodegradable polymer,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10, Volume 115 Issue 4, Pages 2044 – 2049 IDS : 534JW  2. Jaehwan Kim, Zhijiang Cai, and Yi Chen, Biocompatible Bacterial Cellulose Composite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 J. Nanotechnol. Eng. Med. -- February 2010 -- Volume 1, Issue 1, 011006 (7 pages), doi:10.1115/1.4000062  3. Z Cai, P Chen, H-J Jin, J Kim, The effect of chitosan content on the crystallinity, thermal stabi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acterial cellulose–chitosan composite,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C: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C-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09, vol 223;2225-2230. IDS 513UO  4. Zhijiang Cai, Jaehwan Kim, Bacterial cellulose/poly(ethylene glycol) composite: characterization and first evaluation of biocompatibility, Cellulose, 2010,17(1):83-91 SCI:541FH  5. Cai, Zhijiang, Jin, Hyoung-Joon, Kim, Jaehwan, Chitosan blended bacterial cellulose as a smart material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 Nanosensors, Biosensors, and Info-Tech Sensors and Systems 2009(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vol7291, 2009, San Diego, CA, United states (EI:20092512133118)  6. Cai Zhijiang, Chen Yi, Kim Jaehwan, Cellulose-chitosan blend electroactive paper actuator, Electroactive Polymer Actuators and Devices (EAPAD) 2008 (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vol6927, 2008, San Diego, CA, United states(EI: 20082311295510) IDS 号: BHX63  7. Zhijiang Cai, Jaehwan Kim, Cellulose-Chitosan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Polymer (IPN) for Electro-Active Paper Actuator,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ume 114, Issue 1, Date: 5 October 2009, Pages: 288-297 IDS 号: 480MH  8. Zhijiang Cai, Jaehwan Kim, Characterization and electro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cellulose-chitosan blend Electro-Active Paper, Smart Material and Structure, 2008,17:035028 SCI IDS:310QE  9. Sang-Dong Jang, Joo-Hyung Kim, Cai Zhingjiang, Jaehwan Kim, The effect of chitosan concentration on the electrical property of chitosan-blended cellulose electroactive paper, Smart Material and Structure, 2009,18: 015003 SCI IDS:384RD  10. Zhijiang Cai, Jaehwan Kim, Characteristic and Performance of Electroactive Paper actuator made with Cellulose/Polyurethane semi-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8,109(6): 3689-3695 SCI IDS:327JH  11. Cai zhijiang, Wen zhihong, Preparation of biodegradable poly(3-hydroxybutyrate) (PHB) and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graft copolymer,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2007,42: 5886-5890. SCI IDS:188UA
  • 邓辉
  • 简介:  邓辉,男,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9 年5 月生。2007年获天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2009年于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后出站后进入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系工作,现为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协会会员,天津纺织工程学会会员。  主要讲授课程为《非织造设备》、《非织造机电传动控制基础》。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非织造设备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2、非织造设备状态监测与在线控制;  3、新型非织造工艺与设备研究。  负责在研项目包括: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级联随机共振的变工况针刺机状态辨识理论与方法研究”;  2、天津工业大学校级项目“非织造布生产线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建立”;  3、纺织学科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针刺机早期故障与设备劣化趋势关联机制研究”;  4、天津工业大学教改项目“基于小型化成系统非织造柔性加工实验线的教学方法的探讨”;  5、企业合作项目“针刺非织造布工艺性能改善研究”。  在2012年获得天津市第八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资助,获纺织工业协会教学成果二等奖一次。已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仪器仪表学报》、《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等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授权专利9项。  欢迎勤奋好学、刻苦努力的研究生,尤其是具有机械、非织造背景的研究生加入本课题组。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 电话:
    %u0030%u0032%u0032-%u0038%u0033%u0039%u0035%u0035%u0032%u0032%u0037
  • 邮编:
    300387
相关推荐
西北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北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林空军学院师资好不好,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林空军学院师资怎么样 广西民族大学师资好不好,广西民族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北政法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北政法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南林业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南林业大学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