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天津大学

[切换城市]
天津站> 天津教育> 天津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信息

天津工业大学

英文名: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简称:“天工大”,“TJPU” 所在地:天津 院校代码:10058 类型:理科类/文科类/工科类/理工类/考研院校

卓越计划
  • 天津工业大学师资怎么样, 天津工业大学师资好不好

天工大体育场截至2013年,学校有教职工人数 2700 余人,专任教师1600余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700余名,特聘两院院士和国外兼职教授50余人,硕士生导师 700 余人,博士生导师 50 余人,还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院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高层次人才60余名。 院士---王静康,顾问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国良,荣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 张健华
  • 张健华教授简介  张健华,女,1963年8月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主讲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Email:Kyc333@126.com  受教育经历:  006-09至2010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学院政治学系 博士  2003-09至2005-06 韩国大佛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 硕士  1981-09至1985-07 南开大学哲学系 本科  科研项目:  图画中国精神-我们的心灵家园(省部级重点)  天津市市内六区群众文化需求研究(省部级重点)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省部级重点)  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省部级)  构建产业运行新机制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国家级)  环渤海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国家级)  滨海新区研发与转化基地建设研究(国家级)  网络教育的心理学分析(国家级)  天津市群众文化需求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省部级重点)  天津市技术创新服务研究(省部级)  天津市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策法规研究(省部级)  论著:  《村官实务小百科》 主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0-6  《图话中国精神》 主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9-9  《新编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手册》 主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8-7  《学习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践》 专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5  《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 副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8  《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副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6  《教育经济与管理》 副主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6-9  论文:  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光明日报》理论版,2006-04-24  文化工业批判语境下电视谈话节目文化品质的回归,《新闻界》2007-01,86-87  试论执政环境与执政理念的关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09,57-60  国外存款保险制度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6-0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府职能研究,南开学报,2009-04  学术任职情况:  2009-04至今 天津市社联科研组织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学、科研获奖情况:  天津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6年  天津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6年  天津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2008年  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4年  天津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组织工作先进个人 2006年  中国香港桑麻奖教金 2008年
  • 左芳
  • 左芳教授简介  左芳,女,1963年5月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文化,主讲课程:广播电视概论、电视艺术概论、影视发展史、影视鉴赏,Email:415677351@qq.com  专业学习经历  1980.9-1984.7.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  1989.9-1990.7. 武汉大学写作研究所,写作助教班,进修学习。  1999.9-2000.7.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电影电视专业访问学者,导师尹鸿。  2004.9-2007.7.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博士,导师张凤铸。  科研项目:  1、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经典名片读解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  3、当代中国广播电视文艺学,全国艺术科学“九五”科研重点项目。  4、天津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5、《广播电视概论》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天津工业大学  论著:  1、《法国电影经典》2006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新疆多民族文学史》2006新疆人民出版社。  3、《影视艺术鉴赏》: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  4、《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2004,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5、《影视鉴赏》:2004重庆大学出版社。  6、《影视读解与写作》:2003新疆大学出版社.  代表性论文:  1、电视剧的性别叙事-特定时空的文化寓言,当代电视,2010.3.  2、新媒体语境中的广播电视与社会公正建设,现代传播,2009.4.  3、天津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天津学术文库-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新中国发展60年与社会科学》,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4、传媒公共服务建设与公民表达权,当代传播,2008.3.  学术任职情况  第7、12、13、1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专家评委。中国高等学校影视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天津作家协会会员。  教学、科研获奖情况  1、 天津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2、2005-2006年度“凤凰”奖证书和奖学金。  3、《警惕影视女性形象的集体陷落》:2005首届天山文艺奖荣誉奖。2002年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二等奖。  4、《影视读解与写作》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三届学会奖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2004、11。  5、《影视艺术鉴赏》:吴贻弓、李亦中主编,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三届“学会奖”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  6、先后多届新疆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三等奖。
  • 邵夏
  • 邵夏教授简介  邵夏,男,1960年7月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科技哲学、科学社会主义,  Email:sx@tjpu.edu.cn  主讲课程:  1.“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全校硕士生公共政治理论课。  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全校硕士生公共政治理论课。  3.“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全校博士生公共政治理论课。  4.“政治观教育专题研究”,文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  5.“专业英语”,文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  专业学习经历  1.1978.2-1982.1在湖北武汉华中工学院政治理论课部学习,专业为“自然辩证法”(科技哲学)。  2.2000.7-2003.7在天津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专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获法学硕士学位。  3.2005.9-2006.3在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当访问学者(天津市教委选派),研修科学哲学。  科研项目:  1.2007.12—2009.8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重点)(TJKS07-022),《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理性研究》。项目主持人,已结项(经费1.2万元)  2.2009.2—2009.8“金融危机背景下旭邦公司技术创新研究”(横向课题)北京旭邦膜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资助(6万元),已结项。  3.2007.2—2008.4“基于知识管理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政府管理创新科研项目(2007-08-041),项目主持人为曹亚克,本人为第二参加者(副组长),完成并鉴定。  4.2003.12—2005.5“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  规划基金项目(一般项目),项目主持人:张健华,本人为第三参加者,完成并鉴定。  5.2007.1—2009.9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校校长价值评估体系的研究》,课题号:ZGG015,项目主持人为曹亚克,本人为第二参加人。  6. 参与“滨海新区数字媒体产业集群及整合模式研究(横向)”课题组研究  代表性论文:  1.2007.9.25《论理论信任的验前评价》,《社会科学家》,ISSN1002-3240,  独立完成,A类。  2.2009.1.10《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理性》,《求实》,ISSN1007-8487,独立完成,A类。  3.2009.8.25《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多样性的统一——兼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家》ISSN1002-3240,独立完成,A类。  4.2009.2.25《马克思世界历史观视角下的我国对外开放》, 《社会科学家》ISSN1002-3240,独立完成,A类。  5.2008.9.10《解放思想的方法论思考》,《求实》,ISSN1007-8487, 独立完成,A类。  6.2007.12.31《哲学家书斋之外的科学划界》《求索》,ISSN1001-490X,独立完成,A类。  7.2006.6.25《论科学中的价值》,《社会科学家》,ISSN1002-3240,独立完成,A类。  8.2009.5.20《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大学校长的新要求和新挑战》,《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1-9162,第一作者,A类。  学术任职情况:天津市逻辑学会理事  教学、科研获奖情况:  2002.7 获“天津市普通高校‘两课’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04.10 获香港“桑麻基金会奖教金”  2005.9 被评为“天津市普通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2007.7 被评为“天津工业大学师德先进个人”  2003年11月在我校接受教育部本科生教学水平评估期间,受到天津市评估专家的好评,并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
  • 李莉
  • 李莉副教授简介  李莉,女,1963年9月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道德建设,主讲课程:《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研究》(研究生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科生课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本科生课程),Email:fghll@126.com  专业学习经历:  1981-1985 东北师范大学 历史学  科研项目:  1、 青年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省部级)  2、 《有针对性地组织案例教学,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天津工业大学教改资助项目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天津工业大学教改资助项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研究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省部级)  5、 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有效转化研究—子课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有效转化研究  6、 天津市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计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专项课题项目 (省部级)  论文著作:  1、著作:《纺织面料设计师》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9.7  2、《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提高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05.8《社会科学战线》  3、论文“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收录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出。  教学、科研获奖情况:  1、 天津工业大学优秀教学质量奖 一等奖  2、 2009年天津市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多媒体课件”  3、 2009年天津市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教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 天津工业大学 三等奖  4、 2005年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5、 2008-2009天津工业大学优秀教师
  • 田贵平
  • 田贵平副教授简介  田贵平,男,1964年11月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主讲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受教育经历:  1982-1986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治专业(本科)  1986-1988年天津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3-2006年天津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博士研究生)  科研项目:  1、《高校师德建设内化为教师个体行为之途径研究》教委系统重点调研课题(2007)  2、《网络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指导地位影响的研究》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8)  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研究》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0)  4、《高职高专院校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2007-2009年主持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一五”  5、《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教育专门人才》深圳陕科产学研中心(2007)  6、《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对策的研究》长沙启航学校(2008-2009)  7、2009-2010年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文化建建设与策划》主持完成其中子课题《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编号:0401265A-013)  著作论文:  1、《网络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述评》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2、《物流经济学》副主编,机械电子出版社,2006年。  3、《中国教育改革论丛》副主编,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2010年。  4、《高校教师师德内化问题及对策研究》《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2期,A类  5、《刍议网络文化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现代财经》2008年第6期,A类  6、《中国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应对经济危机的思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第7期,A类  7、《主流意识形态与网络环境中文化和谐发展研究》《学术界》2009(4),A类  教学、科研获奖情况:  1、2008年《对天津市高校师德建设效果的调研》第二期天津市高校年轻干部培训班调研成果,二等奖。  2、《主流意识形态与网络环境中文化和谐发展研究》2010年6月获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  3、《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2010年7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一等奖。
  • 黄燕
  • 黄燕副教授简介  黄燕,1965年10月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主讲研究生课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Email:Yanhuang64@126.com  受教育经历:  1982-1986年信阳师范学院,政教专业(本科)  1986-1988年天津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2-2005年天津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博士研究生)  科研项目:  1、《天津市职业教育服务滨海新区建设的对策研究》,天津市教委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项目  2、《网络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指导地位影响的研究》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项目  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研究》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项目  4、《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项目  5、《中国民办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横向课题  论文著作:  1、主编《国际金融》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阐析》《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5期  3、《中国经济模式有关问题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4卷第10期  4、《从农产品补贴政策看我国农业的发展》《中国流通经济》2008年第1期  教学、科研获奖情况:  1、《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难点研究》获华北地区第十五次高校教育研讨会优秀论文,2009,6  2、《进一步加快滨海新区发展研究》获天津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三作者),2008,12  3、2006年获天津工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4、2006年获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  5、2007年天津工业大学优秀教师
  • 吴海英
  • 吴海英副教授简介  姓名:吴海英  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习经历:  1990年获聊城大学 英语教育 学士  2003年获山东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 硕士  2009年获中央民族大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博士  工作经历:  1990年--2006年 山东菏泽学院外语系  2009年-- 天津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研究方向:文化语言学  讲授本科课程:  英语专业:语言学概论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  讲授研究生课程:  英语专业:社会语言学  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博士研究生英语  科研状况:  项目类:  1.参加省部级项目两项  2.主持校级教改项目一项  论文类:  1.“从体裁分析到学术文化——基于语料库的纺织类期刊论文引文多视角分析”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2012.2  2.“意象图式理论视角下的英汉数字隐喻”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1.1  3. “ 英语语音演化的混沌学举例” 载《混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新收获》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0.12  学术交流类:  1. 连续参加四届混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专题研讨会  2. 参加语言学类相关研讨会多次  联系地址:300387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张 薇
  • 张薇副教授简介  姓名:张 薇  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习经历:2004年获日本金城学院大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2009、9~ 天津工业大学  研究方向:日本文化、文学与文化、比较教育  讲授本科课程:高级日语、日本概况等  讲授研究生课程:日语语言与文化、敬语研究等  科研项目:独立完成国际研究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与者(第2名)参与完成省部级项目和委局级项目各1项,主持在研省部级项目1项,参与在研省部级项目2项(第2名)。  科研论文: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20余万字学术论文,其中多篇论文被国外学术杂志全文收录、转载。  学术交流: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  联系地址:300387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赵秀明
  • 赵秀明教授简介  姓名:赵秀明  职称: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习经历:  1992年获湖北大学语言文学学位  1996年获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文学硕士  2004年获南开大学语言文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96—2004年,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副教授,外语教研室主任。  2004—2006年,天津理工大学特聘教授。  2006—至今,天津工业大学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方向硕士兼职导师。  研究方向:翻译学 中国译学理论史 英美散文作品研究与翻译  讲授本科课程:  语用翻译  翻译理论与实践  汉译英  英译汉  应用英语翻译  讲授研究生课程:  翻译学概论  翻译批评——理论、方法与实践  翻译鉴赏研究  翻译修辞论纲  中西翻译史研究  英美散文研究与翻译实践  中国翻译理论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  应用翻译研究与实践  科研状况:  项目类:  1.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科学与中国近现代翻译理论,TJYW08-1-023,已结项。  2.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项目,译学评论概要,YWHQ-1-07,以结项。  3.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纪念建党九十周年),文本翻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题批准号:10JDJNJD210。  4.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项目,西方科学思潮与中国现代翻译批评,YWHQ-1-07  5.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翻译理论研究,YWHQ-1-12  论文类:  1.从“信达雅”说开去,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2.从《中国译学理论史稿》的出版看我国的译论研究,中国翻译,1996年第3期  3.继承传统,为促进我国译学研究而努力,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第2期  4.我国佛经翻译史上的“四大译师”,福建外语,1999年第3期  5.文革十年间的中国翻译界,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l期  6.中国翻译理论的可贵探索,外国语,2000年第2期  7.翻译学学科建设的新成就——评刘宓庆《现代翻译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  7.中国翻译理论的可贵探索,外国语,2000年第2期  8.中国翻译美学初探,福建外语,2002年第2期  9.文学翻译的“韵味”说,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12期  10.中国传统译论研究的新突破,外国语,2004年第4期  11.翻译在西方文化中的比喻形象,世界文化,2004年第2期  12.我国西方译论研究的深化,中国翻译,2005年第5期  13.佛教与中国翻译学,上海翻译,2006年第2期  14.从严译名著《社会学通诠》看译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3期  15.鲁迅与中国现代翻译批评,东北师大学报,2007年2期  16.大学英语写作漫谈,英语知识,2004年第9期  17.从《翻译批评导论》看译学学科建设,外国语,2008年期  18.论鲁迅的翻译思想,东北师大学报,2009年第4期。  19.从鲁迅的译文序跋中看鲁迅的翻译思想,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0.非文学翻译标准新论,东北师大学报,2010年第3期  21.建立译学评论,推动译学研究,理论界,2010年第5期  22.西方翻译理论研究新方法探索,理论界,2010年第6期  23.瞿秋白马克思主义翻译实践,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2期  24.瞿秋白马克思主义翻译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2期  25.怎样撰写医学英语论文摘要,武警医学院学报,1998年11期  26.论诗歌意境之美学特征及其传译,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7.论翻译翻译理论“韵味”说,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28.非文学翻译标准新论,理论界,2011年第5期  29.英语修辞格翻译初探,重庆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译文类:  1.冰雪佩茵山,世界文化,2005年第12期  2.大海诗人与朗费罗,世界文化,2006年第一期  3.苦涩的海水,世界文化,2006年第二期  4.童年的春天,世界文化,2006年第三期  5.春,世界文化,2006年第四期  6.自然颂,世界文化,2006年第五期  7.传世经典,世界文化,2006第六期  8.陪你到永远,世界文化,2006年第七期  9.金色的水果,世界文化,2006年第八期  10.夜,世界文化,世界文化,2007年第一期  11.爱美,世界文化,世界文化,2007年第二期  12.十月的日出,世界文化,2007年第三期  13.春天的奔跑,世界文化,2007年第四期  14.爱的港湾,世界文化,2007年第五期  15.散文与散文家,世界文化,2005年第六期  16.我永远的情人,世界文化,2005年第7期  17.秋到人间,世界文化,2005年第8期  18.艺术家的心愿,世界文化,2005年第9期  19.重归乐园,世界文化,2005年第11期  20.冬雪,世界文化,2005年第12期  21.形雪消融,世界文化,2005年第2期  22.莎翁盛名下的英格兰,世界文化,2005年第3期  23.自然与艺术,世界文化,2005年第4期  24.让我拥有一个小小的世界,世界文化,2005年第5期  25.门丘的回忆,世界文化,1999年第3期  26.幸福的真谛,世界文化,1999年第9期  27.千万别在纽约当伴娘,世界文化,2012年第4期  著作类:  1.佛学与中国翻译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2.中国古典译学理论名篇选读,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l月第一版  3.中国古代译学理论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4.翻译修辞论纲,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5.翻译学通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6.英美散文翻译理论与实践,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7.翻译批评——理论、方法与实践,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8.英美散文研究与翻译,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9.译学评论概要,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  学术交流类:  1.中国文学翻译理论探索,北京大学国际翻译学术研讨会,1999年9月  2.论《红楼梦》翻译策略,南开大学国际《红楼梦》翻译研讨会,2003年5月  3.翻译美学探索,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翻译理论研讨会,2003年5月  曾获奖励:  联系地址:300387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肖立新
  • 肖立新教授简介  姓名:肖立新  职称:教授,硕士生导师  职务:大学英语教学部主任  学习经历:  1983年获南开大学外文系 英语语言文学学士  1993年获北京对外贸易大学 经济学硕士  2005年获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 应用语言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83-1995,天津外贸学院外贸英语系  1995-2008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2001/10-2005/05 获得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应用语言与跨文化研究学院博士生奖学金。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为该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中国文化’课 (英文授课)。  2000/09-2001/03 获得中国-欧盟高等教育合作奖学金,在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语言与文化研究系做访问学者。  2000/05-06  获得加拿大政府特别资助奖,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进行为期6周的访问研究。  1988/01-1989/01 获得联合国国际开发署国际贸易中心的资助,在加拿大温哥华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学习一年,主修专业方向‘国际商务环境’和‘营销学’。  2005/01在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应用语言与跨文化研究学院参加了“中国-欧盟支持中国加入WTO”项目 (EU-China Programme for China’s Accession to WTO)下的“亚欧口译培训”班 (Asia-Link Programme, Interpreting Asia, Interpreting Europe), 顺利结业,并获得“口译培训”结业证书。  研究方向: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第二语言习得;国际商务英语;跨文化交 际研究; 口译  讲授本科课程:  大学英语,英语口译,高级英语,跨文化交际与英语语言,英语国际经贸文章选读,营销学,经贸英语口语。  讲授研究生课程:  英语教学理论与流派; 外语教学科研方法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科研状况:  项目类:  1.主持并完成天津市社科研究规划一般性资助项目:“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2006年批准号:TJYW06-3-004)。  2. 主持并完成天津工业大学校级教改立项1个及其南开大学校级项目1个。  3.参与完成由南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主持的国家级、省部级及天津工业大学(副)教授主持的省部级项目多个。  论文类:(下列论文均为独立完成)  1. A Case Study of CLT in a Chinese University Context: Beliefs and Practice.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1年第二期。  2.Do we reliably know what EFL students like in English classrooms at university level? Journal of Asia TEFL, 2005, Vol. 2 (3): 67-94. (英文,9000字)  3.What do we learn from an empirical study of learning needs of Chinese English majors in a university context?The Asian EFL Journal, 2006, Vol. 8 (4), Pp. 74-99 (英文,9000字)  4.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eaching styles and learning styles: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The Journal of ASIATEFL, 2007, Vol. 4 (1): 55-78.(英文,9000字)  5. 对我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和研究生需求分析的实证研究 《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第一期,153-162)。(10000字)(CSSCI)  6.“A study on perceptual match and mismatch between Chinese EFL students and their teachers”. In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Irish Academy 30th Annual Research Symposium -- Intercultural Spaces: Language, Culture, Identity. 2007, Pp. 169-186.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House(英文,7000字)ISBN:9780820495460  7. A new paradigm of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Eclectic Model. The Asian EFL Journal, 2009, Vol. 10 (1).(英文,9000字)  8. ”Cultivating learner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in ESP class" 发表于 《新形势下的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主编:叶兴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pp.264-276.  9. A new approach to teaching English reading at university level,《英语报刊教学研究文集》》主编汪淳波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0.What can we learn from classroom observations: an empirical study in a university context? In Vyas, Manish A., & Patel, Yogesh L. (Eds).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A New Pedagogy for a New Century. New Delhi: Orient Longman, 2008.  11.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yles: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转载于Post-Colonial Composition Pedagogy: Using the Cultures of Marginalized Students to Teach Writing (2011) (Ed) M. Akassi MI: Robbie Dean Press, 2011,ISBN: 1-889743-91-7  12. 深入了解大学生学习需求,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收录于《外语教学与学术研究论文精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 页码:293-300  13 论增强我国引进外资的谈判实力《国际经贸研究》1995,第5期。  14. 适者生存:试论日本本田汽车公司的管理策略《经营与管理》1995, 第12期.  15 论产品广告的有效性《经营与管理》1995, 第8期.  16 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当地化’全球经营战略《对外经贸研究》1992,第3期。  译文类:  1.中英文对照《丹麦风情录》1998,上海东方出版中心(第三作者)  著作类:  1.《论交际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英文,30万字)(独立完成)  2.《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学生8级考试复习指南》(1997)南开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与者)  3.《闯世界--英语口语教材》(1996)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主要参与者)  4.《汉英简明百科全书》(2003) 南开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与者)  5.《英汉国际经贸辞典》(1996)天津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与者)  学术交流类:  1.2005/11/04-06.‘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learning needs of Chinese EFL students at university level’在亚洲英语教师协会第三届国际会议的发言。The Third Asia TEF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Beijing, China.  2. 2001/01/31.‘中国战略文化之思考’。在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举行的‘欧盟--中国国际问题研讨会’。“Thoughts on the Chinese Strategic Culture: from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presented at the seminar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Europe and East Asia: Facing the challenges in new Millennium held atCatania University, Italy.  3. 2006/03/26 ‘教’与‘学’之间的文化冲突:对在爱尔兰留学的中国学生的一项调查研究’(英文)。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学研讨会。  4. 2006/3/25. “Teacher-student style conflicts in classroom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eaching Chinese ESL learners in Irelan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minar o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t tertiary level,Nankai University, China, March 25th 2006.  5. 2007/10/20-21 参加在天津外国语学院举行的第六届全国高校英语报刊教学学术研讨会并在分组会议上发言, 题目为 “A new approach to teaching English reading at university level: eclectic model”.  曾获奖励:  1. 1996年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德利得”奖教金。  2. 2011年度天津工业大学“教工先锋岗”称号。  3. 2009年第二届中国英语教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本人在国际英语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Do we reliably know what EFL students like in English classrooms at university level? Journal of Asia TEFL, 2005, Vol. 2 (3): 67-94.,在第二届中国英语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三等奖(2009年10月)并收入到《第二届中国英语教学优秀论文集》2010年。  联系地址:300387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Email: xiaolixin@tjpu.edu.cn
  • 王华伟
  • 王华伟副教授简介  姓名:王华伟  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职务:副系主任  学习经历:  1991年获东北师范大学日语语言文学学士  2000年获解放军外语学院日语语语言文学硕士  2006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语言文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91.7-1994.4 白求恩医科大学 助教  1995.8-2008.7 中国海洋大学 副教授  2008.9-- 天津工业大学 副教授  研究方向:  1.日语语言学研究  2.日中语言对比研究  讲授本科课程:日语语言学概论;日语词汇学;日语泛读;日本经典影视欣赏  讲授研究生课程:日语语言学概论;日语语言学研究  科研状况:  项目类:  1.主持完成:日汉惯用语对比研究 局级 天津市教委  2.主持在研:日语动词搭配研究   省部级 天津市社科  论文类:  1.浅谈日汉语中的惯用语 《日语学习与研究》1998年第2期  2.浅析“お+動詞連用形”的敬语表达方式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  3.“~につれて”与“~にしたがって”在语义上的异同《洛阳工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4.SU語尾の動詞についての考察 《21世纪的日语教育》(中国日语教学研究文集8)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年  5.对日语动词性疑问句的肯定回答方式浅析《日语教学与研究文集》 新华彩印出版社1999年  6.“お(ご)~いたす、~てさしあげる”与“(さ)せていただく” 《日语教学与研究文集》 新华彩印出版社1999年  7.テ形を従属節とする否定文について 《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的培养》(中国日语教学研究文集9)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年  8.关于日语“A+シタ+N”结构中的连体修饰语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9.日语副词“まだ” 和“もう”的语义分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10.慣用句に見る日本文化 《日本学研究》军事谊文出版社 2003年3月  11.关于“擬音語·擬態語+くる”这种表达方式《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2.关于日语助词ノ《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年第2期  13.否定表現における「何人も」の読み方 ?日本学論壇? 2004年第1期 新日本文化研究会  14.表示完全否定的表达式“一人も~ない”和“誰も~ない”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年第3期  15.日语中的整体和部分的表达方法《日语知识》2005年第9期  16.否定表現から見える構文の特徴?日本学論壇? 2005年第1期 新日本文化研究会  17.日语テ形进入否定辖域的复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8.形式上の否定構文に関する一考察《中国的日本语教育与国际化》上海三联书店 2005 年12月  19.关于否定表达中“何人も”的语义解释《外语与文化研究(第五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0.第二作者 日汉语寒暄语的对比研究—以早上寒暄语为中心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11期  21.日本語肯否表現における非対称性の関与要素《日本研究文集7》百家出版社2006年4月  22.肯否表現における対称性と非対称性《日本研究文集7》百家出版社2006年4月  23.日语テ形句中否定的范围和焦点吴友富 主编《外语与文化研究(第六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4.日语否定表达中表示小量的“何人も”《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4 期  25.日本語の否定辞「ない」の機能について 徐一平 松冈荣志主编《日本学研究17》学苑出版社2007.10  26.否定表現における対義表現《日本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2  27.关于日语中符号文字的识别问题《中日非语言交际研究》2008.11外教社  28.王华伟,曹亚辉,王爱静.日语惯用语的汉译及其习得问题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3)  29. 基于语料库的日语惯用语使用状况调查 《理论语言学研究》第4卷2010年12月  30.疑问表达「誰も」与肯定否定的共起《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1)  31.从语法关系看日汉惯用语的分类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论文精选》,2011.8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2. 日本語のコロケーションにおける共起語について 《跨文化交际中的日语教育研究1 》 高等教育出版社  33. 第二作者:日漢辞典における擬音語·擬態語の中国語訳について 《跨文化交际中的日语教育研究1 》 高等教育出版社  34. 第二作者:『新編日本語』におけるオノマトペの使用状況 《跨文化交际中的日语教育研究1》 高等教育出版社  35.第二作者:试从动物惯用语看中日对动物的认知方式的异同《海大日本研究》2011  36.日语动词搭配的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方法《日本学研究》21、2011  37.日语教学中的词语搭配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第2 期  译文类:  1.《身心处方笺》(第二译者)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2年  2.《给日本的遗书》(第二译者)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  著作类:  1.《现代日语否定表达研究》(外国语言学博士文库)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  2.主编《新编日本概况》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1999年  3. 主编《日本社会与文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8年  4. 参编《全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八级考试指南丛书·日语专业八级考试详解》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  5.参编《青春与世博同行——外语语法丛书·日语语法一点通》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  联系方式:huaweiwang67@hotmail.com wanghuaweiwhw@163.com  联系地址:300387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孙薇
  • 孙薇教授简介  孙薇教授  姓名:孙薇  职称:教授,硕士生导师  职务:日语系主任  学习经历:  1984年获大连外国学院获日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1987年完成北京外国语学院日本学研究中心日本语教育课程  1991年获日本国立琉球大学法学硕士学位  1999年获日本法政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1984年任教于东北大学,1988年由冶金部公派前往日本做访问学者,先后在国内外日本国亚洲经济研究所、和光大学、法政大学等处任讲师、教授。自1988年,先后在日本国冲绳县县立图书馆史料编辑室等处以特聘专家身份从事翻译工作。  研究方向:翻译与文化、中日(区系)文化对比研究、中琉关系史。  讲授本科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理论与技巧、日语精读、日本文学鉴赏、日本文学概论、日语写作、高级口译、同声传译、日本报刊选读、日本专业概论、中日文化比较等。  讲授研究生课程:日本文化概论、语言与文化、中日文化比较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史、日本语学概论、日语教学模式、中日民俗比较研究等。  科研状况:  项目类:  1.《中国福建省琉球列岛交涉史研究》  2.《中华礼文化背景下的琉球艺术家玉城朝薰的研究》等  论文类:  1998年9月 《琉球明朝关系史研究》 博士论文 独作  1991年3月 《关于册封朝贡——以中琉关系为中心》 独作  法政大学《冲绳文化研究》 第17号  1991年3月 《关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琉球关系史料》 共作  《历代宝案研究》 创刊号  1992年3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藏的史料——尚泰王的谢恩奏》独作  法政大学《冲绳文化研究》 第18号  1994年 《辽宁省档案馆的明代琉球史料及其价值》 独作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7年 《道光十八年册封琉球国尚育时的一侧面》 独作  法政大学研究生院纪要 第39号  1997年3月 《久米村与闽人三十六姓》 独作  《冲绳时报》  1998年 《闽人三十六姓与明初对琉政策》 独作  中琉关系国际研讨会议(台湾)  2000年 《琉球国与中国的往来桥梁—使者们和公文书—》 独作  冲绳县公文书馆特别展概况图录  2001年 《中国的关于册封朝贡研究现状及其问题》 独作  法政大学 冲绳文化研究所所报  2002年 《中国(明朝)对琉球的敕封的历史》 独作  冲绳教育委员会冲绳史料编集室纪要27号  2002年 《乾隆2年八重山漂流中国》 独作  石垣市‘石垣市史市民广场’  2002年 《日本中世邻国间的往来》 独作  文部科学省21世纪COE项目日本发信的国际日本学的构筑研究报告书创刊号  2003年 《从档案看琉球国乾隆27年的进贡》 独作  冲绳县公文书馆冲绳县公文书馆纪要第4号  2004年3月 《割据时代的琉球》 独作  文部科学省21世纪COE项目日本发信的国际日本学的构筑研究报告书第2号  2005年3月 《琉球向清朝进贡的贡品及其去向》 独作  冲绳大学地域研究所纪要 创刊号  2006年9月 《琉球向清朝进贡的贡品目录》 独作  冲绳大学地域研究所纪要 第三期  2007年7月 《琉球王国意外的側面—[倭寇与琉球王国]的书评 》 独作  法政大学 冲绳文化研究所所报  2008年 《琉球史中的一女性—真鹤》 独作  陈氏家谱编辑委员会《海路》  2009年11月《清代琉球贡品的去向及文化作用》 独作  中国海洋大学  2010年9月 《日本人对「です」与助动词的研究》 第一作者  日语知识大连外国语学院  2010年9月 日本人思维的创意与突破—日本外语院系的现状及其启示—独作 第1届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年会  2011年9月《日本社会的决断与选择—日本人才培养的新动向—》 独作  第2届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年会  译文类:  译著一(日本语→中国语)  1985年、《管理人员的行动学》染谷和已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85年、《少女》赤川次郎(文学) 《辽宁工人》连载  1986年、《父母必读》(教育学) 《父母必读》连载 中国教育出版社  1990年、《关于历代宝案》小叶田淳 《历代宝案研究》创刊号  1990年、《‘歌谣草子’中的海外交涉资料(一)》 《历代宝案研究》创刊号  1990年、《关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琉球史料》 《历代宝案研究》创刊号  1990年、《关于救火水龙的导入》系数兼治 《历代宝案研究》创刊号  1990年、《‘历代宝案’编集工作之始》 第三届中琉历史关系学术会议论文集  1993年、《‘历代宝案’第一集校订工作》首届中琉历史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3年、《琉球与中国关系的有关文书》第二届中琉历史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3年、《东亚世界‘人’的移动与琉球》 同上  1993年、《琉球官生与汉诗》 同上  1993年、《关于清代的漂流民研究》 同上 等  译著二(中国语→日本语)  1988年、《中琉历史上的交流》陈泗东 浦添市琉球中国关系论文集  1990年、《明清档案及中琉关系史料的构成》 《历代宝案研究》第二辑  1993年、《清代中国和琉球贸易初论》第二届中琉历史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3年、《清代琉球贡使居京官舍研究》 同上  1993年、《清代国子监的琉球官学》 同上  1995年、《清代琉球朝京使节的研究》 第一书房  1995年、《中国文化在琉球》 第一书房  1998年、《三弦艺术论》 共译其中三章 第一书房  1998年、《赵文楷在琉球的册封活动》 第四届中琉历史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8年、《新发现的清代中琉关系满文、汉文档案及其价值》同上  2000年、《琉球国王表文奏本展》展示资料目录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制  2000年、《表文.奏本的日文译稿》 同上  2000年、《琉球国王表文奏本展》展示资料解说 同上  2000年、《鸦片战争后的外压及琉球所属问题》台湾中央研究院东北亚研究所  口译一高级学术翻译 共24场以上  口译二高端翻译 共18场以上(日常翻译除外)  著作类:  1995年3月 《中国福建省琉球列岛交涉史研究》 第一书房 独作  2002年3月 《中世中国琉球正式交往之始》 吉川弘文馆 独作  日本中世的政治与社会  2002年3月 《清代琉球关系档案史料目录日文版》 独作  冲绳县公文书馆发行  2003年3月 《清代琉球关系档案史料目录日文版》(续编) 独作  冲绳县公文书馆发行  2008年10月《日语出国生活口语必备》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主编  2010年3月《日语漫话中国传统文化》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主编  学术交流类:本人自1990年起任日本法政大学区域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此后又兼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辽宁师范大学客座研究员、中国国家档案协会会员、中国奚族文化研究中心顾问等职。  曾获奖励:旅日期间,90年代初在日本获得日本文部大臣奖;第六届友爱杯争夺赛友爱青年协会金奖;日本国友爱杯争夺赛文部大臣奖;家乡振兴基金(学术领域)奖;2002年获得区系文化研究最高奖;2011年获得NPON法人日中交流支援机构授予的“园丁奖”。2011年获香港桑麻基金会的“桑麻奖教金”。  联系地址:300387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牛红英
  • 牛红英副教授简介  姓名:牛红英  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职务:无  学习经历:  1992年获南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  2002年获南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2008年获南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92-1998北京医科大学外语部  1999-2007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7-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方向:西方文学、比较文学  讲授本科课程:英国文学;美国文学  讲授研究生课程:英美文学概论;英美短篇小说;英美诗歌;英美戏剧;西方文论  科研情况:  项目类:  1.西方乌托邦文学研究:2010年度教育部社科一般项目,编号10YJC752031,7万元,主持人,已完成待鉴定。  2.西方元小说与中国元小说对比研究:2008年度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编号TJYW09-2-025,经费1.5万,排名第三,已结项。  3.《格列佛游记》与西方乌托邦思想:高教出版社2009006,经费0.55万,主持人,横向,已完成。  论文类:  1《西方乌托邦文学溯源之阿里斯托芬喜剧<鸟>》《外国文学研究》(CSSCI & 北大核心)(即将发表)  2《<鲁滨逊漂流记>与西方乌托邦思想》《外国文学研究》(CSSCI & 北大核心)2007年10月  3《<鲁滨逊漂流记>与西方自然状态理论》 《东北师大学报》(CSSCI & 北大核心)2010年3月  4《西方乌托邦文学溯源之柏拉图对话录》《宁夏大学学报》2011年9月 (CSSCI扩展)  5《被忽略的两封信——对<乌托邦>的解构主义阐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2月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转载)  6《西方乌托邦文学溯源之古典神话》《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6月 (天津工业大学增补重要期刊)  7《阿里斯托芬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3月  8《乔治·艾略特研究新热点——<丹尼尔·德容达>及其研究述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8月 (天津工业大学增补重要期刊)  9《诗意地栖居: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生态美学》《东北师大学报》(CSSCI &北大核心)2009年5月  10《从俄狄浦斯故事的演变看神话的模糊性》《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1期  11《迟到的经典——评<新批评>中译本》《语文学刊》2008年12月  著作类:  1《西方乌托邦文学研究》(专著,即将出版)  2《英美文学与西方乌托邦思想》(英文专著)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年3月  3《诺贝尔奖获奖演说精选集》(英文专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年初版、2008年再版  4《英国文学通史》(第一卷)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  5《英国文学通史》(第二卷)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1年5月  6《英国文学通史》(第三卷)南开大学出版社 即将出版  曾获奖励:2010年指导的2006级英语专业张晓菲同学的本科毕业论文《论<宠儿>中黑人女性主体性的觉醒》获得天津工业大学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奖。  联系地址:300387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马道山
  • 马道山教授简介  姓名:马道山  年龄:43岁  职称:教授 学位:硕士  研究方向:句法语义学  学历:  1987年获山东大学外文系英语语言文学学士  2000年获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工作经历:  1987/7~1997/9, 山东大学(威海)外文系,助教、讲师  1997/9~2000/6,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2000/6~2004/6,山东大学(威海)外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4/6~2005/4,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5/4/27~ 至今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奖励:  1989年被评为山东大学优秀教师  1990年被评为山东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1994年荣获山东大学(威海)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  2009年5月被评为天津工业大学教学名师  讲授课程:英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高级英语、综合英语、句法学等。  教学效果:  2001年所教授1999级英本(1)班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过关率为90.9%;  2002年所教授2000级英本(2)班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过关率为100%,优秀率为38.9%.  2007年所教授2003级英本(4)班考研率为33.3%,  2009年07级全体英语系学生参加了第一次“专四”考试,合格率达到84.91%,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8.62%)且高于全国理工类大学(64.45%)的平均水平。  2009年05级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过关率80%,超出全国平均通过率30个点,超出理工类院校平均通过率32个点。  科研状况:  论文:  1.从特殊疑问句的生成语法研究看自然语言的类型,[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2001,(3):23~37; 收入《语言文学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年第312-32页。李铁映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引用;张伯江“2001年度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前沿报告”引用(http://ling.cass.cn/qianyanbaogao/2001xianhan.htm),《中国语言学年鉴》1999-2003引用。  2.句式语法与生成语法对比刍议,《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2):57-61。被黄俐. 英语双及物构式多义现象的认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 2006;张谦. 英汉存在构式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7;唐一萍. 汉语带宾语动结式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7唐一萍. 汉语带宾语动结式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7;胡慧盈. 基于构块语法的现代汉语“给”字句研究[D]安徽大学, 2007;程乐乐. 关于构式语法“三个世界”的思考[J]长江学术, 2006,(04) 程乐乐. 关于构式语法“三个世界”的思考[J]长江学术, 2006,(04);陈桦. 小议转换生成语言学派与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主要差异[J]社科纵横, 2007,(09)等引用。  3.关于疑问语气词“呢”的句法论证,《中国语言学报》2006第12期100-112。  4.语气词“呢”在疑问句中是疑问算子吗?《中国外语》,2006,(2):43-47。  5.句法语义学的跨语言研究:否定、时态和句子结构》述评,《当代语言学》,2009,(2):182-183.  6.《老子》疑问句的翻译研究及其类型学意义,[日本]《理论语言学研究》,2008年第2卷101~108(网络版08年6月http://www.linguistics.com.cn/rtl/)  7.最简方案下英汉疑问句句法特征对比及分析,《来自首届中国外语教授沙龙的报告》,商务印书馆,2002年10月。  8.句式语法理论简介,《山东大学学报》2003(增):11~12。  9.Cultural Misreading in ELT, CELEA Journal, 2004(3):46.  10.从汪榕培教授译诗看汉诗英译的五个原则,《典籍英译研究》,2005年5月:54-63。  11.形式语言学的代表及其发展趋势,《外语学刊》,2000(5):1~3。  12.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外语教学改革,《文史哲》2000(增)。被《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姚雅锐“外语教学中实施增和素质教育的尝试”2002(6):61-62引用。  13.乔姆斯基和语言学革命,《山东大学学报》2000(增):204~206。  14.关于英语写作教学的思考,《山东社会科学》2000(4)。  15.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山东大学学报》2003(增):60~61。  16.语助词“呢”是句子分类标记吗?,《黄海学术论坛》,2004(4):150-156。  17.英汉疑问句生成语法研究的现状与趋势,《黄海学术论坛》,2003,(1):258~268。  18.乔姆斯基形式语言学的科学性,《岱宗学刊》, 2001(2):72~73。  19.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现状分析与对策,《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报》,2001-5-5(3);收入《大学管理理论与实践》,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年第336-339页。  20.论诗词翻译的传真性,《外语研究与教学》,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 658~662。  21.变化中的英语,《山东青年》1986年第6期。  22.英语专业综合素质教育的探索,《教学研究与管理论文集》,中国言实出版社,2000:716~717。2000年10月获《中国教育报》“教学研究与管理”征文三等奖。  23.加强素质教育,搞好教学工作《中国高校教育与科研》,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9)。  24.浅谈外语专业素质教育,《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报》,2000-3-15(3)。  25.外语专业综合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大地出版社,2000(6)。  26.关于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新世纪学校素质教育与教育创新探索》,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27.机器翻译及其翻译步骤,《译学词典与译学理论文集》,2003:346-350。  28.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看疑问句的英汉互译,《译学词典与译学理论文集》,2003:329-334。  29.创新是高校英语素质教育的灵魂,《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2003,(4):420-421。  30.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应该取消吗?《外国语研究与教学论》,2005年6月:254-259。  31. 毛泽东著作中疑问句的使用和翻译初探,<<翻译学词典与译学理论研究>>第二期,http://www.fanyiyanjiu.com/magazin2/werker02-16.htm  译文:  1.厄瓜多尔国家警察,《现代世界警察》,1995年第5期。  2.马来西亚女警官—史卡莉,《现代世界警察》,1995年第10期。  3.洛杉矶—银行抢劫案的集中地,《现代世界警察》,1999年第7期。《文摘报》1999年7月15日“洛杉矶银行劫案多”摘录。  4.没有完结的跨世纪大案(一),《现代世界警察》,2002年第1期。  5.没有完结的跨世纪大案(二),《现代世界警察》,2002年第2期。  6.没有完结的跨世纪大案(三),《现代世界警察》,2002年第3期。  7.没有完结的跨世纪大案(四),《现代世界警察》,2002年第4期。  8.没有完结的跨世纪大案(五),《现代世界警察》,2002年第5期。  9.没有完结的跨世纪大案(六),《现代世界警察》,2002年第6期。  10.米特罗金档案,《现代世界警察》,2004年第10期。  11.特种部队的特种武器,《现代世界警察》,2004年第11期。  12.美国公园警察,《现代世界警察》,2007年第5期。  13.美国2006年警车设计大赛(上),《现代世界警察》, 2007年第6期  14.美国2006年警车设计大赛(下),《现代世界警察》, 2007年第7期69-79。  15.警用夜视仪及其在武器识别中的应用, 《现代世界警察》,2008年第1期。  16.战术护目镜,《现代世界警察》,2008年第7期。  17.超级战术网枪,《现代世界警察》,2008年第8期。  18.美国警察追击训练,《现代世界警察》,2008年第11期。  19.旧金山市警察特别反应小组 ,《现代世界警察》,2008年第12期。  20.水下犯罪现场的拍照取证,《刑事侦查》,2008年第1期。  21.警用高可视性安全防护服《现代世界警察》,2009年第12期62-63。http://www.phcppsu.com.cn/news/show.aspx?showid=1327  22.警用战术反应装甲车,《现代世界警察》,2010年第2期64-65。  23.盘点国外八款最新警车,《现代世界警察》,2010年第5期64-66。  24.边境虚拟隔离墙/,《现代世界警察》,2010年第8期66-67。  著作:  1.《演讲的艺术》,合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6月  2.〈〈英语语言学基础〉学习指南〉〉,第二作者,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3.〈〈〈大学英语·精读〉生词助记与课文导读(1~4)〉〉,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1。  4.〈〈〈大学英语·精读〉助记导读与随堂笔记(1~4)〉〉,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3。  5.Photography and Feelings, (英文翻译),香港银河出版社,2001年4月。  6.Youth and Dreams, (英文翻译),香港银河出版社,2001年8月。  7.Cooking and Art, (英文翻译),香港银河出版社,2001年12月。  8.Health Exhortations, (英文翻译),香港新风出版社,2002年12月。  学术交流:  1.A Generative Approach to Wh-questions,2000年10月20日-22日,中国第八届当代语言学研讨会(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宣读论文。  2.Types of Natural Langu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tive Wh-studies,2000年11月21日-23日,山东省国外语言学第四届研讨会(济南:山东大学)宣读论文。  3.On the Five Principles of Poem Translation,提交2001年12月6日-8日国际译联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香港)论文;2001年10月27日-28日山东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年会(济南:山东大学)宣读论文。  4.The Five Principles of Poem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ang Rong-pei‘s Practice,2002年5月20日—22日首届全国典籍外译研讨会(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宣读论文。  5.The Syntactic Position of Chinese Particle “Ne”,2002年6月21日-23日第二届国际形式语言学研讨会(长沙:湖南大学)宣读论文。  6.A Typological Study of English Chinese Wh-translations,2002年7月18日-20日山东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年会(威海:山东大学)宣读论文。  7.A Contrastive Study of TG and CG,2002年7月20日-22日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学会年会(烟台:烟台师范学院)宣读论文。  8.金山快译关于倍数表达式的翻译问题,2002年9月20日-23日全国翻译学辞典暨翻译理论研讨会(烟台:烟台师范学院)宣读论文。  9.句式语法与生成语法对比刍议,2002年10月19日-21日中国第九届当代语言学研讨会(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宣读论文。  10.创新是高校英语素质教育的灵魂,2003年10月10日-12日第二届中国外语教授沙龙(长沙:湖南大学)论文。  11.英译《老子》疑问句的句法语义对比研究,2003年10月16日-18日第二届全国典籍外译研讨会(苏州:苏州大学)宣读论文。  12.语气词“呢”的句法疑问性,2004年6月18日~20日国际中国语言学会第十二届年会(IACL-12)暨第二届汉语语言学国际研讨会(ISCL-2)(天津:南开大学)宣读论文。  13.关于疑问语气词“呢”的句法论证,2004年6月26日~29日中国语言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国际中国语文学术研讨会(银川:宁夏大学) 宣读论文。  14.金山快译英译倍数中存在的问题,2004年10月29日-31日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FIT Fourth Asian Translators' Forum,北京:清华大学)论文  15.毛泽东著作中疑问句的使用和翻译初探,2005年5月27-29日第三届全国典籍外译研讨会(大连:大连理工大学)接纳论文。  16.英语教学改革呼唤创新,“天津高校英语教学学术研讨会”(2006年4月8日天津外国语学院)大会发言。  在线学术交流:  1。北京大学中文论坛--汉语语言学--语言文字学在线学者(2003年9月13日—)。  主持的科研项目:  一、结项项目:  1.天津市2005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汉语疑问句研究对美国语言学的理论贡献”,(编号:TJ05-YW0207;结项证书:2007——033)  2.山东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2003年度重点研究项目(自筹经费),“西方形式语言学疑问句研究及其失误” 项目批准号:03BYZ02。(2006年1月23日通过鉴定并结项, 鉴定证书编号:2006004)  3.2002年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科研基金项目,“英汉疑问句生成语法研究现状与趋势”(项目号XR02018);  4.2002年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科研项目,“大学生英语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课”。  5.2003年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科研项目,“高校英语教学创新研究”。  6.2004年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科研基金项目(重点),“疑问句语言类型学研究”。  参加的科研项目:  1.意义模式及其运作机制研究(E08023), 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7万元), 田学军主持, 本人排名第三,2007、7-2008、9  2.交际视阈中的批评策略及其文化特征研究(20072207),天津市艺术科学立项规划课题(0.3万元),田学军主持, 本人排名第八,2008/9-2009/9  3.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泛读教学, 校级, 高梅主持,本人排名第一,项目编号:08-2-23,2008、7-2009、9  4.英语泛读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校级, 张兴主持,本人排名第一,项目编号:08-2-26,2008、7-2009、9  5.综合英语精品课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与研究,校级, 李东杰主持,本人排名第二,项目编号:08-2-?,2008、7-2009、9  6.2003年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科研项目,魏晶主持,本人排名第一,“高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方法研究”(3)。  联系地址:300387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电话:13752068185  E-mail: madaos@tom.com
  • 林岩副
  • 林岩副教授简介  林岩,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讲课程:  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语音、英文报刊选读、语言与文化、基础英语、写作、文体与翻译,语言测试。  主要学习经历:  1994-1995年南开大学外文系学习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  1999-2002年黑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获硕士学位  2008-2009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访问学者  近年来主持完成校级教改、科研项目三项,参与市级科研项目两项、校级科研项目三项。  近年来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书籍两部,发表译著一部。  论著:  1.《大学英语阅读技巧与训练》,哈尔滨出版社,2000.6,副主编  2.《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三级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副主编  译著:  《快乐团队》,哈尔滨出版社,2006.1, 第一译者  论文:  1.《中医名词术语的分类及其英译的标准化》,第二作者,全球远程医疗与国际东西方医学研究,香港医药大学出版社,1999.5  2.《西医语林是中医名词术语翻译的宝库》, 第四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  3.《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独立完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2.1  4.《一套适应新世纪大学英语教学需要的好教材》,独立完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4  5.《大学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第一作者,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2.4  6.《谈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第二作者,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2.5  7.《中医名词术语翻译层面观及其译语特点》,第一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  8.《隐身人》艺术技巧及社会现实意义探析,独立完成,《泮湖论丛》,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3  9.《看不见的人》叙事话语分析,独立完成,《外国语研究与教学论》,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5.6  10.《试论阿瑟·米勒戏剧观及其现实意义》,独立完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增刊,2005.12  11.《从“天真之歌”到“经验之歌”— 〈看不见的人〉主题探析》,第一作者,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教学、科研项目:  1. 《综合英语精读课建设研究》,2004,项目主持人,天津工业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已结题。  2. 《从〈看不见的人〉的艺术表现手法看美国黑人小说的社会现实意义》,2004, 项目主持人,天津工业大学校级科研项目, 已结题。  3. 《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06,项目主持人,天津工业大学校级教改重点项目,已结题。  4. 《加速课程体系建设,促进英语专业教学改革》,2007,项目参与人,天津工业大学校级教改项目, 已结题。  5. 《意义模式及其运作机制研究》,2007,项目参与人,天津市教委项目,已结题。  6. 《中国智慧传播中的翻译哲学研究》,2009,项目参与人,天津市教委项目,在研。  7. 《以提高英语能力为核心的研究生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2009, 项目参与人,天津工业大学科技处项目,已结题。  8. 《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写作教学初探》,2009,项目参与人,天津工业大学教务处校级教改课题,在研。  所获奖励:  1.《中医药翻译的理论及其中医名词术语翻译的标准化》,项目主持人,2000.2, 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 2007年被评为天津工业大学师德标兵。  3. 2007年获天津工业大学优秀教学质量三等奖。
  • 杨建成
  • 姓 名杨建成 出生年月1962.12职 称教授所在系室新型纺织机械及自动化系最高学位及获取院校工学博士,天津工业大学办公电话022-83955334传真022-83955258(院办)电子邮箱yjcg@yahoo.cn通信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机械工程学院 ,邮编300387办公地址机械学院楼 4E—F103教 育 背 景: 2003.09-2009.09,天津工业大学纺织机械专业博士研究生1999.09-2002.09,天津工业大学纺织机械专业硕士研究生1982.09-l986.06,天津纺织工学院纺织机械专业本科生工 作 经 历: 1986年7月至今 天津工业大学 教授/硕导研 究 领 域: 新型纺织机械及自动化应用、机械设计及理论、高分子化合物成型及熔接技术、非织造装备及工艺最新技术。主 讲 课 程: 本科生课程:纺织机械设计原理;研究生课程:纺织机械现代设计方法、典型纺织机械机构三维建模与仿真。主要教学成就、获奖和荣誉: [1] “以新型纺织机械机电一体化研发中心为纽带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2009年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009-J-072[2] “以现代纺织机械设计工作室为平台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设计工程师”,2011年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010-GJ-093[3] 指导学生获得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二、三等奖,全国三等奖。2010、2011年全国3D创新大赛天津赛区特等奖,全国赛区三等奖、一等奖。主要学术成就、获奖和荣誉: [1] 杨建成、蒋秀明、郭秉臣、曾鹏程,等,非织造布超声波复合、压花、熔边多功能一体机研制及应用”,2011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编号:2011JB-2-045[2] 杨建成、蒋秀明、郭秉臣、曾鹏程,等,“非织造布多层复合与固化新型联合机开发与应用”,2011年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获奖编号:J-2011-3-67-R01[3] 杨建成、周国庆、宋春梅、郑筱春,等,“粗纱锭翼压掌力检测技术的研究”,2009年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优秀奖。获奖编号:J-2007-U-21-R01主要承担科研教学项目: [1] 2010.09-2013.12 主要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1BAF08B02),“碳纤维多层角联机织装备及技术研制”。[2] 2006.4-2008.3主持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指导性项目(项目编号:2006054)“新型立式无捻粗纱机研制”[3] 2010.02-2012.12主持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项目编号:2010066)“为高新纺织机械行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适用型设计人才的教育体系研究”发表文章、专著(代表作): [1] YANG Jian-cheng, LI Xin-rong. The Mechanical Improve Design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of Loom’s Let-off System. 2010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2010,(4):140-143. (EI-120514722695)[2] YANG Jian-cheng,JIANG Xiu-ming,LIU Dun-ping. Study of A New drafting system of Rubbed Roving Frame[J].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2006,(3):93-95. ( EI-065110317033)[3] YANG Jian-cheng,JIANG Xiu-ming,LIU Dun-ping. A New Thread Guide Mechanism of Rubbed Roving Frame[J].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2007,(1):118-122. (EI-073810817353)[4] YANG Jian-cheng,JIANG Xiu-ming. The Design of Loom’s Electronic Let-off and Take-up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ADuC824. 2010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010,(1):85-88.[5] 陈革、杨建成. 纺织机械概论[M].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2010.09.( 纺织高等教育“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6] 杨建成. 槽筒导丝沟槽廓线的研究[J]. 纺织学报,2006, 27(3): 4-7.[7] 杨建成.织机经纱张力Fuzzy-PID控制及其检测方法[J].纺织学报,2008,29(10):105-108.[8] 杨建成. Fuzzy-PID复合控制在电子送经中的应用[J].纺织学报,2008,29(4):115-118.[9] 杨建成 周国庆. 纺织机械原理与现代设计方法. 海洋出版社,2006.09[10] 杨建成 马世奎. 保全钳工. 中国纺织工业出版社,2006.06发明专利 :[1] 杨建成、宋春梅、郑筱春,双锥头弹性夹头自动定心装置. 专利号:ZL 200720096893.X[2] 杨建成、宋春梅、郑筱春,销轴嵌合式离合器. 专利号:ZL 200720096892.5[3] 杨建成、宋春梅、郑筱春,撑托锭翼机械手装置. 专利号:ZL 200720096894.4[4] 杨建成、赵永立、王宇、郑筱春,一种粗纱锭翼压掌力检测装置. 申请号:ZL 200510133641.5[5] 杨建成、刘哲、汪伟,一种长丝退捻装置. 申请号:ZL 200810153156.8[6] 杨建成、宋春梅、郑筱春、周国庆、刘敦平,一种吊锭式粗纱锭翼性能参数检测装置. 申请号:ZL 200710058412.0社会兼职: 1. 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第三届纺织机械分会理事2.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3. 中国机械制造工艺专家库评审委员
  • 程博闻
  •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简介:程博闻
  • 郑帼
  • 郑帼 ? ?郑帼,女,1957年生,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精细化工协会工业表面活性剂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特种表面活性剂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业表面活性剂行业著名教授,天津市纺织纤维界面处理技术工程中心主任,天津市纺织应用化学品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天津工业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所长,天津工大纺织助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纺织纤维界面处理技术方向学术带头人。 ?主要从事纺织纤维改性及纤维界面处理技术领域的研究,在新材料、高性能纺织品、功能纺织助剂和纤维界面处理技术等方面有显著成就。首次将我国纺织纤维界面处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建立起纺织纤维界面处理技术分形分析的理论模型;通过对纺织助剂、纤维结构性能的系统深入研究,将材料科学、纺织工程、精细化工、环境科学等多种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实现了纺织材料界面处理技术的工程化与产业化,是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为一体的突出代表。 目前,已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8项,科研经费7000多万元,获省部级发明及科技进步奖励19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及省部级推广新产品5项,并成功将30多项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40多篇,指导博硕士研究生20余人。由于在科研方面的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全国巾帼楷模、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天津市“巾帼发明家”、?全国化工行业“先进工作者”及天津教委工委级优秀党员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 1、精细化学品的结构与性能研究:研究及设计精细化学品的结构和制备技术及表征方法。 2、纤维界面处理技术的研究:它是通过化学或物理改性的方法,改变高聚物原本的结构或改变原有的性能,达到材料性能的最大化和应用的宽泛化,并赋予其一定的功能性,提升材料本身的附加值。 3、纺织化学品在纺织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技术研究:研究纤维处理剂在纺织材料上作用形式、对纺织材料结构的影响,对大容量、短流程、高速化的纺织设备的适应性,找到处理剂性能与纺织材料性能、质量、品质的内在联系。 联系方式:zhengguo@tjpu.edu.cn,022-24528117?
  • 陈莉 【女】
  • 简历:  陈莉:女,1974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6年,获得天津纺织工学院(现天津工业大学)针织本科学位;2004年获得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硕士学位;2006年获得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博士学位。1996年-2001年,在羊绒企业工艺设计室工作,负责电脑横机程序设计、产品开发等技术与管理工作。  教学:主要承担本科生课程《成型针织产品设计》、《针织原理》、《针织新技术》等。  研究方向:针织新工艺、新技术及新产品的开发。  科研及论文:先后主持和参与企业委托项目5项,纵向项目1项,主持教改项目2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收录4篇。参编著作三部:《横机羊毛衫生产工艺设计》、《电脑横机实用手册》、《针织工程手册纬编分册(第2版)》。  联系方式:clwsy@163.com
  • 魏俊富
  • 魏俊富 魏俊富研究员简历?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 电话:
    %u0030%u0032%u0032-%u0038%u0033%u0039%u0035%u0035%u0032%u0032%u0037
  • 邮编:
    300387
相关推荐
云南民族大学师资好不好,云南民族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北民族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北民族大学师资怎么样 四川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四川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南政法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南政法大学师资怎么样 新疆大学师资好不好,新疆大学师资怎么样 长安大学师资好不好,长安大学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